咸宁网讯 记者洪伟 通讯员柯莹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咸宁市政务服务不断创新升级,市政数局与职能部门配合协作,结合河南省濮阳市“一码集成”激活企业开办新质效的典型经验,将原本繁琐的政务服务流程进行深度整合与优化,通过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实现了多项服务的集成融合,逐步推出“一码通”“一码管地”、“一证一码”等创新举措,为广大企业和群众带来前有未有的便捷体验!
推行智慧“一码通”。建设完善以营业执照为身份信任源点的全市一体化“企业码”服务体系,依托鄂汇办APP作为应用入口,全面关联融合企业和群众各类常用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实现证照展示、查验、提交的一体化应用。推进各领域应用系统与省市电子证照库平台“企业码”对接,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支持各部门开发各类典型应用场景,在基于统一的“企业码”亮码扫码后,根据不同的场景系统自动赋予不同的功能和调用不同的证照,实现全市涉企执法检查领域“一码通”。
推行精准“一码管地”。赋予土地专属“身份证号”,即通过制定《土地管理代码编制规则》,建立以地块码为核心、业务码配合的土地管理编码体系。该模式贯通了土地管理“规、批、供、用、补、查、登、档”全业务流程,汇聚土地空间位置、业务属性等数据,形成土地管理全生命周期信息链条。湖北医麦德医疗用品生产基地是咸宁市招商引资的重大项目,咸宁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服务中心通过“码上服务”“多审合一”,帮助企业迅速取得7项证件,全程办理时间不到两天,相比以往大大压缩了时间。
推行惠民“一证一码”。“一证”即不动产权证,“一码”是指不动产权证上的附图二维码。通过数据共享集成的方式用归集好的电子图像取代原来的纸质图像,并生成二维码打印在证书上,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不动产信息库实时信息,实现了不动产查询不见面办理、无纸化办公、企业和群众“零跑腿”的目标。
这些“一码集成”的举措实现了数据集成、制度重塑、流程再造和场景创新,进一步推进了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打造了更规范、高效、便民的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