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黎津慧 近日,在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辖区的两处工地中,一位特殊的“消杀队员”——大疆T60无人机,搭载专业喷洒设备持续巡航,在技术人员操控下对基坑积水区域开展高效、精准的灭蚊药剂喷洒工作。
空中消杀破难题,科技硬核筑牢防疫屏障
当前正值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华强北街道在组织专业队伍与党员志愿者开展地面清理与宣传的同时,创新引入无人机技术,构建“人防+技防”双重防控体系,尤其针对传统手段难以覆盖的建筑工地、陡坡积水区等盲点区域实施精准作业。
这些工地内积水面积大、水深坡陡、地形复杂,人工消杀效率低、安全风险高。无人机作业充分发挥安全高效、精准全面、环保节水的优势,通过规划最优航线实现药剂均匀喷洒,从源头遏制蚊虫孳生,再结合超低容量喷雾(ULV)技术快速杀灭成蚊,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大片水域处理,效率较人工作业提升数倍。
产业集群强支撑,"三圈联动"激活低空经济生态
这项应用的背后,是华强北街道锚定“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的成果体现。作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高地,这里已集聚530家无人机企业、110家机器人企业、350家人工智能企业,以及包括DeepSeek在内的86家大模型二次开发企业。全国首家无人机全产业链选品中心、“福田之翼”展示中心与低空服务站也相继落地运营。
华强北还创新提出“三圈联动”模式,从空间、时间、要素三个维度重塑产业生态——依托“一公里电子信息全产业链生态圈”打造全球电子元器件的“超级磁场”;凭借“一星期全流程高速制造圈”重新定义产品从设计到量产的速度;通过“一站式生产性服务业高效协同圈”实现人才、技术、资本与政策的高效对接。
以小见大,科技赋能公共卫生治理创新
“这是我们在特殊环境下运用科技手段应对公共卫生挑战的一次成功探索,”华强北街道公卫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引入无人机消杀既是技术创新,更是践行‘利民惠民’理念的必然选择。”
从无人机防控蚊媒到低空经济生态圈的全面布局,华强北正以科技实践诠释“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如今,走在华强北街头,随处可见来自全球的客商采购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穿戴等产品。在全国首个无人机全产业链选品中心,客户不仅能现场体验最新机型,还能一站式完成采购、检测与发货。
科技赋能治理,创新引领未来。华强北——这条曾以电子贸易闻名的街道,正在蝶变为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策源地,展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