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有了“机器人大厨”
创始人
2025-09-22 00:42:00
0

何谓“锅气”?

360集团创始人、“红衣主教”周鸿祎说,是铁锅炙热时食材迸发的焦香;炒菜机器人头部公司橡鹿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杨建成说,是火候与颠勺碰撞出的美拉德反应。

总之,“锅气”似乎是中餐里某种难以量化、却关乎风味灵魂的存在。

关于餐饮、关于“锅气”,不仅在9月引发了一场多方参与的争执,更成为周鸿祎与杨建成此次直播的核心议题——对话的主角,一边是人类大厨,另一边则是杨建成带来的“科技大厨”——炒菜机器人。

9月21日晚间,“人类大厨与AI炒菜机器人谁能炒出中餐‘锅气’”这一主题,周鸿祎与杨建成展开一场直播试吃、对谈。

外界熟知的周鸿祎,向来因懂AI、懂机器人被关注,今晚却让人看到了他的另一面——同样懂做饭、更会吃。据周鸿祎自述,为了这场人与机械的厨艺碰撞,他特意空腹了多半天。

对吃这件事,周鸿祎说他向来格外较真。

“实用的、好吃的”

在接受北京商报等媒体采访时,周鸿祎表示:“今天也体验了一把咱们这个炒菜机器人,我觉得锅气十足。像我这么挑剔的一个吃客,都区分不出是机器人炒的还是人类炒的,我认为这东西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用了。”

对于“机器人炒菜有‘机器味儿’”的说法,他直言反对:“就跟我们做大模型时,有人说它写的文章有AI味儿、没人味儿一样,但要对人工智能的进步有信心,它的能力、学习能力本来就超越人类,一定会做到比人炒的更符合口味。”

作为国内聚焦炒菜机器人的代表性企业,橡鹿机器人的核心逻辑与餐饮行业痛点高度契合。其创始人杨建成曾任香格里拉集团CTO,深知中餐厨师在全球范围招募难、后厨高温高湿难留人的困境,因此公司自2021年成立起便不走“通用机器人”路线,转而深耕商用场景的炒菜机器人研发。

从市场反馈看,橡鹿机器人的商业价值已得到验证。杨建成在直播中透露,公司截至目前累计出货量已接近1万台。

通过毫米级控温、精准投料等技术实现稳定出餐,单台炒菜机器人设备3分钟即可完成一道菜的炒制,且能做到“一万台机器炒同一道菜口味一致、一台机器炒同一道菜万次口味一致”,极大降低了连锁餐饮的标准化难度。

破局餐饮痛点

普及背后,是机器人为行业带来的三重改变:一是降低人力成本,缓解厨师短缺困境;二是实现菜品标准化,助力品牌规模化扩张;三是改善后厨环境,淡化油烟气的同时提升食品安全标准。

对此,周鸿祎在接受北京商报等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补充:“它能有效解决中国餐饮业几个看似无解的矛盾:一是消费者希望吃到现成现做的菜,二是餐厅缺厨师、缺劳动力,三是预制菜是趋势但消费者有偏见。如果把预制菜和机器人现炒结合,就能解决百姓的期望问题,对餐饮企业、老百姓、机器人行业都是三赢。”

针对预制菜与机器人现炒的关系,杨建成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两者不是竞争或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有些场景需要预制,比如茄子不提前炸一下,炒起来慢还不易成型;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是不是预制’,而是食材新不新鲜、干不干净、好不好吃、安不安全。预制菜有优点也有缺点,特定场景消费者也有预制菜的需求。”

并且在杨建成看来,机器人模式和预制菜有区别的是,机器人“能提升个性化,预制菜的土豆丝可能全是一个味儿,但机器能调出不同味道,甚至像直播里周鸿祎那样,普通人也能轻松调整口味,降低做菜门槛”。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对谈并未指向“机器替代人类”的叙事,而是勾勒出二者协作共生的新生态:机器人承接重复性、标准化的烹饪工作,将人类大厨从高强度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大厨可专注于创意研发、传统手艺传承,甚至将地域特色菜、独门配方录入机器人数据库,让烟火气通过技术触达更多人。这种模式既保留了餐饮的文化内涵,又适配了行业效率升级的需求。

杨建成此前曾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过公司的“123公式”:一名厨工操作两台机器,出品效率即可媲美三名大厨,这正是餐饮连锁扩张所急需的能力。

从设备到生态

直播尾声,周鸿祎与杨建成自然而然聊到了餐饮行业、科技行业,以及二者结合的“明天”。

周鸿祎在对谈中建议,炒菜机器人的布局应从单一设备延伸到生态层面,涵盖配料、净菜等产业链环节。对此杨建成回复,相关工作已经在推进中——他透露,公司计划于今年四季度上线包含配料、净菜供应等在内的全新月租商业模式,进一步打通餐饮上下游。

眼前摄像机的红灯依次熄灭,机器人清理厨具、人类整理灶台的画面同隐约的菜香仍在不大的直播间内交织,恰似时下餐饮变革的缩影——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有技术与传统的融合共生。

如今,炒菜机器人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工具”,人类大厨的经验与机器的效率将共同塑造新生态,而这,或许正是周鸿祎与杨建成对谈的核心价值。

至此,关于人与机器人大厨的讨论暂告一段落,屏幕前的每一位食客,也终将在这场变革中,找到契合自己味蕾的那口烟火气。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天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扬子江畔,智造跃迁进行时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徐晋 许雯斐 通讯员 耿瑞雪 王若宇 当南京福加自...
上海进一步加大对量子人工智能前... 中新网上海9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在21日举行的以“AI量子:量子智能”为主题的浦江创新论坛专题...
市民在南宁城市展区读懂“现在与... 南宁城市展区引人关注。记者宋延康摄 南宁城市展区里,机器狗与观众互动。记者潘浩摄 多国媒体代表在...
甘肃省一案例入选2025年实景... 原标题:我省一案例入选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假期将至“拍照搭子”租赁火热 ... 如今,科技的发展使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相比动辄上万元的价格,通过租赁,不少消费者可以用较...
济南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喂养...   在济南超算中心产业园内,山东四维云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一群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正在电脑前,用软件工具...
原创 宇... 关于行星是怎么来的,我们脑子里那套老掉牙的剧本,最近正被从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时撕扯。 一边,一套颠...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离...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离心...
个人信息保护|冲上热搜!赶紧查... 在大数据时代 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和使用者 在便利生活的同时 也暗含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你知道自己在...
恒瑞医疗自主研发产品迎来上市十... 本报讯 (记者李雯珊)近日,苏州恒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疗”)自主研发的CalliSp...
楚风夜话丨手机一点全搞定!苏北... 行船过闸时,因操作复杂、水流多变等因素,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9月19日,苏北运河智慧化创新实践新闻...
AI如何真正赋能产业?智算基础...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今年以来,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为技术与产业融合按下“加速键”。...
蒙古出土罕见恐龙完整化石,和如... 国际知名期刊《自然》近日刊载了有关恐龙的重大考古发现。 科学家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一具白垩纪厚头龙化石...
周鸿祎有了“机器人大厨” 何谓“锅气”? 360集团创始人、“红衣主教”周鸿祎说,是铁锅炙热时食材迸发的焦香;炒菜机器人头部公...
中国移动上线eSIM预约页面:... 一场由苹果iPhone Air引发的通信革命正在中国加速落地。 今日,中国移动正式上线eSIM业务预...
云程发轫赴山海 | 现场评论① 第六届“920就爱你”海峡两岸电商科技文化节提质升级,蓬勃发展。(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金秋九月...
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开幕 9月19日,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上,一位老人对智慧康养机器人产生浓厚兴趣。 记者 李妮摄 9...
原创 在... 利用望远镜,天文学家动不动就能看见一百多亿年前的宇宙。既然如此,用这个技术,我们能不能飞到宇宙深处,...
苹果模拟器租赁:流畅便宜好用且... ## 一、云手机初体验:科技浪潮中的新宠儿 在游戏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渴望更流畅的体验、更低的成本和更...
在梦境与现实之间,他选择了“超... “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有机生命与机械形态相互交融,精神性与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正面碰撞,从而引发人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