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解决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注入动能
创始人
2025-09-03 22:22:11
0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论坛现场,一场聚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如何破解企业新质生产力转化难题的圆桌讨论成为焦点。来自企知道、斯贝达电子、华电联合建设工程、五鑫科技、迈加生物医疗、远然安地、中科穗鑫等多家企业,围绕破局路径与跃升动能,对实践案例和未来预判展开深度对话,为数据智能落地产业提供了鲜活的实战指南。

对话现场。主办方供图

走出“数据孤岛”,接入“数据高速公路”

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流通与应用的“堵点”成为各行业共识。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晓磊表示,当前数据要素价值低、高质量数据稀缺、小样本数据结构化难,根源在于“数据供给滞后,产权界定、定价、收益分配制度不确定”,“数据孤岛”现象普遍。

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提到,“完整的个人健康画像”构建存在难点——数据分散于企业、体检机构、医疗机构乃至可穿戴设备之间,甚至医疗机构内部都难以打通。

深圳市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主办方供图

深圳市华电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建羽认为,工程领域数据分属环保、劳动、业主、总包等多方,“标准不统一、接口不兼容,无法形成共享数据平台,产业效应自然无法释放”。

深圳市华电联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建羽。主办方供图

五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普宁认为,“数据不出门,价值能传播”,需通过技术为数据建立安全壁垒,同时配套公开透明的普惠政策,让企业敢接入“数据高速公路”。

深圳市五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普宁。主办方供图

王晓磊表示,很多AI开发者不熟悉生产场景,而产业端人员缺乏AI知识,复合型AI人才较少;另一方面,训练垂直行业大模型需深度结合“行业Know-How+行业数据”,模型训练“吃算力、吃电力”需要引起重视,在政策与资源上向中小企业倾斜。

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王晓磊。主办方供图

中科穗鑫(广东)应急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江坤定结合自身行业属性指出,企业虽引入智能监测、北斗定位等技术降低人力成本,但“应用人员能力不足”导致技术难落地——“研发时要先想‘能不能让一线人员快速用起来’。”

中科穗鑫(广东)应急安全技术服务中心总经理江坤定。主办方供图

解决实际需求,实现价值转化

迈加生物已建成国内首家“AI+智慧机器人健康管理中心”,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线上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用户生命体征、睡眠、饮食、情绪等数据,传输至中心数据模型后,系统自动生成初步判断与健康建议;若数据达阈值,医护人员即时介入随访。线下门店则将中医理论与AI结合——通过舌诊、经络检测识别体质,数据同步至智能机器人,由机器人直接输出调理方案,实现“检测-分析-干预”的闭环。“数据累计让评估越来越精准,这是健康管理的核心动能”,迈加生物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龙表示。

中科穗鑫在应急安全领域探索出多场景应用。公司总经理江坤定介绍,在安全教育端,将MR/AR设备部署于社区、党建中心,通过虚拟现实让公众直观学习家居防火、国防教育知识;在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端,使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管控危化品生产空间,“杜绝违规物料操作、点火等危险行为”;在自然灾害防御端,结合无人机巡检、测绘与大数据模型,预测山体滑坡阈值,同时监测高速公路、桥梁的路面裂缝变化,“提前规避风险,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深圳市华电联合将大数据与AI应用于智慧工地,已从早期“纯摄像头监控”升级至4.0版本。在安全管理上,人员需刷脸进工地,安全帽内置芯片实现定位,危险区域用“带算力算法的AI摄像头”无死角监控;在设备管理上,为塔吊加装“黑匣子”传感器,实时监测绳索状态,防止断裂事故;在质量管理上,通过摄像头监控钢筋数量、混凝土厚度与湿度,“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会即时报警”;在环保与效率上,扬尘、噪音数据直连业主,AI调度机械与材料运输,“机械闲置时间减少,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董事长石建羽表示,这一模式已成熟,是“物流、传感器、芯片技术与AI的深度融合”。

数字孪生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深入垂直领域

五鑫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普宁透露,其所在行业的模具制造企业已将数字孪生应用于立体仓库、工厂能源管控(电、水)及安全消防,“降本效果显著”,虽在订单获取端仍需突破,但“降本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刚需,数字孪生的落地优先级很高”。迈加生物也表示,正在研发“人体数据+数字孪生”的健康管理模式,“不用太久就能落地,将进一步提升健康评估的精准度”。企知道副总裁彭卫华认为,数字孪生在智慧城市领域已有较多验证,未来在垂直产业的应用将更深入。

王晓磊从“刚需+数据”角度判断,工业制造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将快速普及——“制造业有大量工艺数据,结合AI能直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是企业的核心诉求”。同时,消防、应急、救援等危险场景的AI应用也将加速,“这些领域有明确安全刚需,虽数据获取难,但一旦突破,就能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生成式AI与行业知识图谱的结合已显现潜力。“大量垂直领域的语音问答系统正在嵌入业务系统”,例如客服、设备运维咨询等场景,“这类应用不需要全行业数据,只需聚焦特定业务,落地速度会更快”。

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卫华。主办方供图

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彭卫华表示:“破解瓶颈需要制度完善数据流通,需要人才衔接技术与产业,更需要企业扎根场景积累数据;未来技术落地,也需围绕‘刚需’展开。”在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时代,唯有产业、政策、技术三方协同,让数据真正“接地气”,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跃升,为企业创新注入实实在在的动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5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以“灵动创新·巧绘未来”为主题...
VR实景拍摄制作:探索虚拟现实... 来源:众趣科技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沉浸式体验的先进技术。通过VR实景拍摄制...
阳光新能源与九城市科技馆深度联... 来源:能见派 8月26日,阳光新能源与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发起的“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最后...
书生・万象3.5大模型开源:多...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书生・万象”迎来了3.5版本...
8名新院士半导体占3席,比新能... 近日公布的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折射出国家在科技战略布局方面的明确导向。在民营企业界别...
人形机器人行业,巨额合同来了 9月3日晚,记者自“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获悉,该公司近日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
青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9月初,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的浩赛通用机械品牌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的海外...
萧山升级“通信高速公路”,电网...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金凯 9月2日,在杭州市萧山区110千伏永兴变电站内,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
两部门:到2027年底林场驻地...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
南充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 该规划是南充市立足川东北区位优势、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人工智能产业顶层设计,以 “人工智能与...
2025年Q2全球PC用GPU... 2025-09-03 10:20:49 作者:狼叫兽 2025年二季度,全球PC用GPU出货量达...
日本手机市场风云:国产品牌挑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手中的通讯工具已从昔日的笨重座机,演变成了小巧智能的手机。这股智能化浪潮不...
中国纳米技术突破:全球专利占比... 你知道吗,有一个挺神奇的现象:当年我们还在为了一颗小小的芯片卡脖子的时候,现在却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里...
破解多学科研发难题:开目PLM... 当一架国产重点机型划破长空、完成复杂飞行任务时,背后是数以万计精密仪表在毫秒间的协同响应。某企业作为...
扩大“鹏友圈”!深城交新一代智... 近日 由市属国企深智城集团所属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 ...
年入30亿,湖南夫妻干出一个I... 家用仪器“小能手”,要去港股IPO了。 近日,港交所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一家深耕家用医疗器械多年的品牌...
去年没吃上的AI饼,苹果今年还... 去年,各大手机厂商的AI功能开始真正落地,小米、OPPO、vivo和华为在语音助手、生成内容、翻译、...
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解决实际需... 人民网北京9月3日电 (记者王绍绍)8月26日,在2025人民数据大会“数据赋能新质生产力与创新发展...
当“望闻问切”遇上AI 当中医的“望闻问切”遇上人工智能的“算法算力”,当千年诊疗智慧汇入数字化“数据流”,一场中医药的现代...
AFAC金融智能创新大赛:让年... 当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金融行业,一场赛事正成为观察这一变革的最佳窗口。 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