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9月初,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的浩赛通用机械品牌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的海外仓历经月余的试运行,即将正式启动。浩赛机械海外仓涵盖产品的展示、销售、培训、仓储、物流等功能,是山东企业在上合组织成员国高质量“扬帆出海”的生动缩影。
山东历来重视面向国际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通过举办一系列高层次、多领域的科技交流活动,有效促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创新资源流动与技术共享。去年,山东共举办上合主题类科技交流活动40余场,多元互动推动产业精准对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交流。
作为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举办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所在地,青岛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以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姿态,凭借多年来在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合作及国际科技合作领域的扎实积累,成为对外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优选之地”,正持续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深化科技创新协作、打造命运共同体。
深耕上合合作,多领域成果筑牢协作根基
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历来注重务实高效,已在科研攻关、交流签约、平台建设、涉外培训等领域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在联合研发领域,青岛高校院所主动对接上合国家需求,推动关键技术协同突破。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斯捷潘诺夫物理研究所携手,助力提升双方海洋环境监测与安全保障能力;青岛农业大学则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农业水利与机械工程大学,聚焦干旱灌溉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合作协议签署持续深化双边协作机制。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推动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签订共建协议,为两国人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搭建新通道;青岛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机构,与俄罗斯农业工程中心、圣彼得堡国立农业大学等俄方单位共同签署《中国—俄罗斯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合作协议》,推动农业装备领域创新资源共享与产业协同。
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实现“多点开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共建中俄FIO-POI海洋与气候联合研究中心,聚焦海洋与气候领域前沿问题开展联合研究;青岛农业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合作建立“中乌马铃薯高产技术联合研发基地”,助力当地农业增产增效;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海外仓公共服务平台,为中企与上合国家开展贸易合作、技术输出提供便捷服务。
涉外培训则成为分享中国经验、增进民心相通的重要纽带。青岛农业大学先后承办2023年上合组织国家扶贫培训班、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减贫与发展研修班,吸引来自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的100多名学者、企业家等参训。研修班围绕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农机装备等领域,系统分享中国减贫与乡村振兴实践经验,进一步夯实青岛与上合国家的合作民意基础。
拓展全球视野,国际科技合作生态持续优化
不仅面向上合组织国家成果丰硕,青岛近年来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以开放桥头堡的姿态,全面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深耕工程,通过服务国家战略、组织联合攻关、发挥基地作用、促进交流合作等重点工作,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承接国家级合作平台积累了丰富经验与资源。
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青岛精准对接不同区域合作需求,构建多维度合作体系。面向上合组织,高标准推进多边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累计与10余个上合国家政府部门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30余家海外高校院所引进高层次人才34位,促成24个产业化合作项目落地。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岛扎实推进中国—泰国轨道交通、中国—沙特石油能源两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其中中泰实验室已开展10余项联合攻关,帮助泰方建立高速列车试验验证能力。面向日韩,获批成立“中日韩创新合作中心青岛基地”,将推动三国前沿共性技术研发与人文交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推动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建设,举办多轮对接会促成香港科技园公司与上合示范区签约合作……
联合攻关助力产业技术升级。青岛设立市级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聚焦生物医药、海洋装备、智能家电等重点领域,支持领军企业与境外机构开展技术研发。海尔集团作为标杆企业,与亚马逊、微软、德国TUV等合作成立全球联合场景实验室,与日本福乐赐研发居家护理床布局智慧养老,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突破洗衣机减振技术,目前已在全球设立10大研发中心、71个研究院,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榜首。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成为链接全球资源的“桥头堡”。青岛已培育建设143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覆盖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海洋技术等领域,辐射5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奖补政策,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及绩效优秀市级基地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支持,并建立基地间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形成“项目—人才—基地”协同发展模式。
交流合作活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2025年以来,青岛成功承办多项重大活动,其中“龙计划”会议吸引19个国家300余位科学家参会;持续承办上合组织成员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累计吸引10余个国家的项目参赛,促成一批高质量项目签约落地;常态化举办国际技术路演、技术转移大会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数突破2万人次,为青岛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搭建广阔平台。
面向未来,青岛将进一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化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世界各国的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打造国际创新要素集聚、资源配置高效、合作成果丰硕的高能级平台,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推动上合组织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相关新闻
高清看青岛
惊艳!来看中山公园初冬美景
冬天没有色彩?来看一场绚丽的海上日出
青岛这里藏着一处“赏枫看红叶”绝佳地
起航!来看镜头下的青岛邮轮母港
氛围感拉满,八大关有种美叫“落叶缓扫”
一对黑天鹅,在青岛这里生儿育女啦!
下一篇:人形机器人行业,巨额合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