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9日电(记者 李梦涵)8月29日,记者从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活动获悉,"十四五"期间,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提出旺盛需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更加深入广泛。
"十四五"期间,我国建立了陆海空天一体化的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建成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支撑北斗规模应用,为各行业各领域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实景三维高质量时空数据集初步建成,卫星遥感影像实现月度、季度更新,1:5万基础地理信息覆盖全部陆地国土、1:1万数据覆盖超过70%陆地国土,且动态更新,实景三维中国数据集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数字基础设施。
同时,我国构建起立体测绘体系,高精度导航定位、航空航天遥感、智能化数据处理等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卫星影像实现自主保障,测绘核心装备总体自主可控,部分装备跻身世界一流。
丰富的数据要素供给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更加深入广泛。
"十四五"期间,我国自主打造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全面升级,地图服务日均调用量超过10亿次。在支撑数字政府方面,基于实景三维数据,上海量子城市、数字重庆、数字杭州等建设成效显著,有力支撑网格化治理、各类一站式服务;服务百姓生活方面,基于各类地图,网约车、外卖快递等便捷服务千家万户;赋能数字文化方面,北京中轴线申遗,敦煌莫高窟数字再现,虚拟景区、动漫游戏为人们提供沉浸式体验;助推数字生态文明方面,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快建设,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