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有何不同?
创始人
2025-08-30 01:02:49
0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赵紫宸

十年前的“互联网+”行动,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应用生态的繁荣发展。如今,“人工智能+”正接过接力棒,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在《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意见》进行系统解读,强调“人工智能+”行动将围绕6大领域、8个支撑全面推进,并设定到2027年、2030年和2035年的三步走目标。

总体来看,这一行动是对“互联网+”的延续和升级,更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举措,标志着中国式智能跃迁进入加速阶段。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的时代接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并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等8个方面,旨在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在被问及“与‘互联网+’相比,‘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特点”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主任霍福鹏指出:“‘互联网+’突出的是‘连接’,通过网络连接传递信息,实现生产过程的流程再造和效率提升。‘人工智能+’在‘互联网+’基础上,实现从‘信息连接与扩散’向‘知识运用与创造’的跃升,以更具变革性的力量,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组织形态演化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必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全面、系统和深刻的变革。”他强调,当前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8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全球首台全流程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在做杂交授粉试验。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坚持“硬投资”和“软建设”齐发力

在谈到《意见》提出的三个阶段性目标时,霍福鹏指出,实施“人工智能+”并非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快速迭代演进阶段,不同行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特征各不相同,必须充分遵循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他强调,文件设定到2027年、2030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正是基于技术成熟度、业务复杂度和行业基础的综合考量,既要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又要兼顾普及推广,最终推动我国全面迈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阶段。通过这样的安排,能够在技术不确定性和发展确定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使“人工智能+”行动更科学、更可持续。

针对如何推动落实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表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意见》的出台只是谋篇布局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综合利用政策、资金和机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体系化推进。他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硬投资”和“软建设”齐发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九项工作。

第一个方面是抓好配套政策。在《意见》统领下,将出台实施方案,细化不同行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方向;围绕安全治理、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软环境”出台政策指引;同时加快分层分行业的标准建设,推动数据、模型、智能体协议的规范化和协同互通。

第二个方面是抓好重大项目。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用好“两重”建设、“两新”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等政策工具,优化智算资源布局,发放“人工智能券”,建设应用中试基地,面向重大战略场景开展联合攻关,并探索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推动更多产品惠及公众。

第三个方面是抓好示范引领。通过标杆项目带动人工智能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渗透。一方面,支持模型企业、研究机构和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团队,推出一批应用典型案例;另一方面,鼓励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在供需对接、要素整合、考核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新模式,加快优秀经验的复制推广。

首提“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记者注意到,《意见》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张铠麟在发布会上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工智能可以是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强调要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为弥合全球智能鸿沟作出中国贡献。《意见》首次提出‘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分享人工智能时代机遇,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他介绍,接下来将重点围绕“5个共同”开展工作:一是成果共享,推动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惠及更多国家;二是能力共建,落实“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联大决议;三是技术共进,举办国际论坛与赛事,促进互学互鉴;四是治理共商,推动早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全球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五是生态共筑,共同构建丰富多样、健康向善、创新活跃、包容普惠、安全可靠的共荣生态。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是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的重要跃迁。《意见》的印发与此次解读,勾勒出了人工智能未来十年三步走的总路线图。

十年前,“互联网+”改变了生产和生活;十年后,“人工智能+”将怎样影响产业格局、社会治理和全球合作?答案,正在逐步展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造跨民族科普盛宴,浦东科协举... 8月24日,浦东新区科协2025年科普文明行动计划“同上一堂科普课”暑期特别活动在支付宝S空间开展。...
政企共筑可信数据空间,赋能全产...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 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本届数博会以“...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绿水青山间,... 近期,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百余名师生化身“行走的思政课”探路者,将课堂延伸至全省11个县市的20余个乡村...
山东乘“数字”东风 深度解码齐... “通过系统解码齐鲁文化基因,我们构建起具有山东辨识度的齐鲁文化大数据体系、齐鲁文化基因数据库及大模型...
建霖家居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建霖家居(60340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政策东风劲吹!“人工智能 +”...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记者王婉莹)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报请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
重庆“鲁班锁地球仪”闪耀国际地... 在2025年度的测绘法宣传日与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期间,一项来自中国重庆的创新地图作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
原创 好... 近期,华为、苹果同时官宣,华为将于 9 月 4 日举办 Mate XTs 非凡大师及全场景发布会,苹...
我国首个“车储共用”循环动力工... 8月28日,我国首个“车储共用”循环动力工厂——启源芯动力天津智造工厂在中国资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范...
“十四五”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应用... 中国日报8月29日电(记者 李梦涵)8月29日,记者从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主场...
福耀玻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福耀玻璃(600660)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药界周刊(2025.8.23—... (来源:金花股份) 转自:金花股份 2025.8.23-2025.8.29 药界周刊 药界风云 热...
首个全国科普月 中国科技馆打造...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9月将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中国科技馆8月29日向媒...
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人工智能...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融媒体记者 赵紫宸 十年前的“互联网+”行动,推动了我国互联网应用生态的繁荣发展。...
调研信创整机市场, ARM架构... 在国产化替代的浪潮下,有部分用户选择了ARM路线服务器,但在实际业务使用中,发现并不如厂商说的那么好...
“AI+跨境电商”大赛院校赛道... 人民网南宁8月29日电 (冯肖慧)8月29日,2025年面向东盟“AI+跨境电商”创新应用大赛院校赛...
央媒记者点赞天津可持续发展!2... 天津北方网讯:“无论是在智能制造,还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联想集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未来的窗口。”8...
智慧黑板应用培训丨助推数字校园... 8月27日下午,大理市智慧黑板运行使用暨学科资源平台管理应用培训在下关三小举办,来自全市各教办、中心...
以“圳盒心意”致敬创新之城 又...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姝 8月29日,华为智能生活馆·深圳福田星河COCO Park正式开业。...
贝壳找房以科技重构居住服务范式 VR看房 “设牛”荣获2024年“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小区MR产品空中鸟瞰与地面漫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