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发射低轨道卫星,外媒:中国“万星计划”直追“星链”
创始人
2025-08-19 14:41:57
0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透露,北京时间8月17日22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发射升空。西方媒体注意到,这已经是中国在一周内发射的第二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有外媒称,“中国正有意挑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链’互联网卫星星座”。

8月13日,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送入轨道。

“正在推进三个万星星座计划”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称,17日中国在24小时内接连进行了两次航天发射,其中当天下午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当天晚上,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发射升空。

美国科技网站“Drivingeco”18日称,就在13日,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8组卫星发射升空。“这代表着中国与SpaceX‘星链’展开竞争的雄心勃勃计划又迈出新的一步”。报道称,中国正在互联网卫星星座领域展开“前所未有的攻势”,仅一个月内就进行了5次发射,“这场在近地轨道上部署互联网卫星星座的竞赛具有战略、技术和监管等多重影响,可能改变全球通信领域格局”。

据介绍,传统高轨卫星通信时延约110-270毫秒,而低轨卫星(轨道高度200-2000公里)将往返时延压缩至15-100毫秒,可满足实时交互需求。在海洋、沙漠、高山、极地等地面基站难以覆盖的区域,卫星互联网通过低轨星座可以实现无死角信号覆盖,为渔民、科考队、偏远村落等提供稳定网络接入。一旦遭遇地震、洪水等灾害导致地面基站瘫痪时,卫星互联网还可快速恢复通信,保障救援指挥、灾情信息传递,其独立于地面设施的特性,使它可以成为应急管理的核心支撑。

“Drivingeco”列举了最近中国发射的这些卫星:7月27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7月30日,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8月4日,中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7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样的发射速度在中国航天计划中是前所未有的。”

报道提到,当前中国正在同步推进三个万星级别的互联网卫星星座计划,包括远景规划总卫星数量达1.3万颗的GW星座(国网星座)、1.5万颗的“千帆”星座和1万颗的“鸿鹄-3”号星座,“这将使中国三大互联网卫星星座总数超过4万颗”。“这一目标使中国与‘星链’展开直接竞争,后者目前在轨卫星约7000颗,目标是到21世纪30年代末达到4.2万颗”。

面临多方面挑战

美媒分析称,由于近地轨道资源有限,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申请到卫星频轨资源的公司需要在获得许可后2年内完成10%的卫星部署,5年内完成50%,7年内完成全部部署。这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在2026年前完成大批卫星的发射。例如“千帆”星座预计2025年底完成648颗的发射,提供区域网络覆盖;2027年底完成共1296颗的一期建设,提供全球网络覆盖;到2030年底,完成超1.5万颗低轨卫星的互联网组网。国网星座计划2030年之前完成10%的卫星发射;2030年之后,平均每年发射量将达1800颗。

报道注意到,为了满足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的发射需求,中国使用了多种主力运载火箭,其中长征五号乙是中国运力最强大的火箭,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达25吨,“它被用于卫星互联网项目足以证明中国对该计划的重视程度”。美国《连线》杂志提到,这些近地轨道卫星的寿命不长,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各种意外,因此未来需要长期发射卫星进行补充。但想要高频次大批量发射互联网卫星,就必须降低航天发射成本。SpaceX目前主要依靠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以每批20颗以上的发射速度向近地轨道运送“星链”卫星,下一步计划利用平均发射成本更低的“星舰”超重型火箭执行发射任务,每次可以携带超过100颗卫星。美媒认为,中国现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能难以满足大规模发射卫星的需求,需要开发更廉价的可重复使用商业运载火箭。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统计称,中国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方面进步神速,仅今年内就有多达6种新火箭首飞。

“Drivingeco”网站称,在后勤层面,发射数万颗卫星不仅需要运载火箭,还需要大量的地面基础设施、控制站、用户终端、互补的光纤网络和空间交通控制机制,“这一切都必须争分夺秒地完成,以保持战略势头”。美国天文学专家乔纳森·麦克道尔认为,随着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数量越来越多,对卫星运行路线和频率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一旦发生错误,其成本也变得更高。

全球都在力推互联网卫星星座

目前各国对于互联网卫星星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连线》杂志统计称,除了SpaceX的“星链”外,美国亚马逊公司在2019年公布了“柯伊伯计划”,将部署3236颗运行在近地轨道上的互联网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上网服务。但该项目此前一直进展迟缓,SpaceX于8月12日利用“猎鹰9”号火箭发射了“柯伊伯计划”的第四批卫星,使其在轨卫星总数达到102颗。但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要求,亚马逊公司需要在2026年7月前发射3236颗卫星的一半。

欧洲通信卫星公司旗下的“一网”公司已完成第一阶段648颗低轨卫星的部署,分布在1200公里高度的多个轨道面,实现全球覆盖。今年4月“一网”的卫星服务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率先为全球的民航客机提供高速宽带服务。目前已完成100多个机载终端认证,覆盖超1000架飞机。下一步该公司计划将星座规模扩展至超7000颗卫星。

为避免过于依赖美国的“星链”,欧盟委员会和欧空局于去年12月与SpaceRISE工业联盟签署合同,旨在开发一个总成本为106亿欧元(约合111亿美元)的安全连接星座IRIS2(卫星弹性、互联性和安全基础设施)。该星座将由290多颗卫星组成,计划于本世纪30年代初投入使用。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武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行星带:宇宙中的巨型“碎石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小行星带以其独特的混乱之美,挑战着我们对天体秩序的传统认知。并非如科幻电影中那般...
安科瑞DJSF1352-RN-... 1.概述 DJSF1352-RN导轨式直流电能表可支持双路直流输入,主要针对电信基站、直流充电桩、...
玩转抖音电商,这一届国产品牌有... 这届创二代,是当代商战文最带感的角色。 他们上午还在电商峰会讲供应链,下午就蹲在印染厂里看样品。明明...
南昌华勤取得自动化测试组件及设...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
原创 淀... 咱都知道碘一碰上淀粉,那立马就变成蓝色,这现象可太常见了,好多实验里都能瞧见。就比如说,上学那会做化...
原创 打... 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百米高的写字楼外,无人机正悬停在玻璃幕墙上高效作业——清洗速度是传统“蜘...
连“徐大姐”都来投具身智能了 来源:投中网 这轮融资潮,到底是怎么热起来的? 来源丨投中网 7月9日上午10点,我换好防尘服,走...
沉浸式光伏车棚虚拟仿真——新能... 在“双碳”战略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车棚正逐渐走进校园、园区、社区与交通枢纽。但对于许多...
机器人跳群舞,有啥“基本功” 本报记者  王昊男 8月16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内,9台披着3D打印铠甲的“光子”机器人整齐列阵。伴着...
2025年GEO优化服务商服务... 随着DeepSeek、豆包等AI搜索平台用户突破10亿量级,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已成为企业流量获...
山西证券刘军:新型工业化深入推...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日前,山西证券执委会委员兼研究所所长刘军就金融支持新...
雷军宣布:武汉金山软件园年底员... 在武汉金山软件园的盛大开园典礼上,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透露了一项重要信息。他表...
亮橘色 iPhone 17 P... 爆料达人 Majin Bu 最近上传了一段 iPhone 17 Pro 的「开箱」视频,展示的是 i...
雷泊盾取得胎温胎压监测预警系统...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市雷泊盾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胎...
网传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 近日,公众号“风声声”发文称,上周某凌晨,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之间,钉钉CEO“无招”巡查了一趟钉钉的办...
深企闪耀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8月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
密集发射低轨道卫星,外媒:中国...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透露,北京时间8月17日22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品质消费浪潮下,电视行业的破局...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重推动下,我国银发经济蓬勃兴起。据测算,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
一等奖!广州理工学院学子拿下这...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方认证的全国普通...
上城区发布首批十大AI机会场景 本报杭州8月18日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李凌婧 王豪文) “您的咖啡到了。”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