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大规模量产,2000公里续航与“秒充”时代来临!
创始人
2025-07-05 00:01:22
0

想象一下: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能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手机电量告罄,插上几秒钟就满血复活;电池不再有起火风险,寿命还长得超乎想象——这并非科幻,而是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带来的现实!202571,国家石墨烯联盟在上海宣布,全球首创的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大规模量产,能源存储领域迎来颠覆性突破。

那么,这项能带来如此“奇迹”的石墨烯全固态电池,究竟是何方神圣?

突破传统电池的痛点

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以及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其“心脏”大多是

锂离子电池。虽然功不可没,但传统锂电池也面临几大难以突破的“痛点”,让我们的体验打了折扣。

最直观的困扰是续航焦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开着电动汽车出门,总担心电量不够用。受限于能量密度,当前主流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在600-800公里徘徊,长途出行时依然需要频繁寻找充电桩,难以完全消除里程担忧。此外,充电等待时间也是个普遍问题。即使采用了快充技术,要将一部手机充满电或者为一台电动车补充大部分电量,通常仍需花费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的时间,与人们期待的“即充即走”仍有差距。

更让人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传统锂电池内部使用的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电池因过热、物理受损或其他原因发生热失控,就可能引发起火甚至爆炸事故,这类新闻近些年来也屡见不鲜。

同时,电池的寿命瓶颈也不容忽视。就像手机用久了电池不经用一样,在反复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容量会不可避免地逐渐衰减,最终需要更换,这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也带来了资源消耗和回收处理的问题。

石墨烯全固态电池的诞生,正是为了一举攻克这些核心痛点。

石墨烯+固态,科技解密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关键在于两个核心突破的协同作用:

第一个“秘籍”是固态设计。传统锂电池依赖的液态电解质,是许多安全隐患的根源。全固态电池则彻底告别了液态电解质,转而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比如特殊的陶瓷、硫化物或聚合物。这一改变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飞跃,固态电解质本身不易燃、不易爆,从根本上杜绝了电池因漏液或内部失控而引发起火爆炸的最大风险。不仅如此,固态结构还带来了性能潜力上的突破,更高的稳定性使得应用像锂金属这类超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成为可能。这恰恰是未来实现续航里程飙升至2000公里的关键所在!

而让这块“固态基石”发挥出全部威力的,则是“石墨烯”赋予的超级性能加成。

石墨烯被誉为“导电之王”,是已知导电性最好的材料。赵猛院士团队将其制成特殊的复合导电材料加入到电池电极中,极大地提升了锂离子在固态电极内部穿梭的速度。用更形象的话来说,离子跑得飞快,充电自然就快到飞起!这也就是 “充电效率提升300%机秒充”的实现原理。

此外,石墨烯还是顶尖的“导热高手”。它能快速且均匀地将电池内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散发出去,有效防止了局部过热点的形成。这层高效的“热管理”,与固态电解质固有的安全性一起,为电池安全上了牢不可破的“双保险”。

当石墨烯融入电极或电解质后,凭借极高的机械强度,能显著改善固态材料界面的紧密接触,并有效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电极材料不可避免的体积变化。这种对结构的稳固作用,和强导电导热性共同转化为电池循环寿命的大幅延长,让电池更加经久耐用。

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将如何改变生活?

结合全固态架构的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潜力,以及石墨烯赋予的卓越导电导热机械性能,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优势。

首先展现在卓越的续航上。与传统电池相比,石墨烯全固态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可使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有望突破2000公里,为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带来质的飞跃。

其次是“秒充”速度。赵猛院士团队研发的石墨烯复合导电材料,充电效率提升300%,手机可实现“秒充”时代,能有效解决新能源行业的充电焦虑问题。想象一下:电动汽车在服务区休息10分钟,即可补充数百公里续航;手机电量告急,插上充电器,短短几十秒甚至几秒钟,即可满血复活,充电5分钟,通话一整天将成为历史。

安全性方面,石墨烯全固态电池也是不遑多让。固态电解质不易燃易爆,加上石墨烯优异的导热性快速散热,电池热失控风险被降至最低。电动汽车、储能电站、家用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用户安心指数直线飙升。

最后,对电极结构稳定性的强化,也使得固态电解质耐受长期循环考验的能力大幅提升,手机可能整个生命周期无需更换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有望与整车寿命同步,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和资源消耗

产业生态加速落地

国家石墨烯联盟同步发布的产业发展蓝图(计划建设10个小镇、100个产业园、1000个城市会客厅、并面向全球招募1万个城市合伙人),彰显了中国推动这一革命性技术产业化的决心与速度。其应用远不止于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还将在更多领域带来深刻变革。

续航焦虑千里无忧,从漫长等待秒速闪充,从安全隐忧固若金汤”——一场由石墨烯与固态技术共同驱动的能源革命,正呼啸而来!

有深度的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楚天科技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楚天科技(300358)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农创客奏响“浙”里“新农曲”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杨怡 “这几天的培训太实用了,AI在农业场景的应用让我大开眼界,回去后我要好好...
文辛春科技取得能增强信号强度的...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文辛春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振...
微信最近的更新,怎么狂放大招啊... 掐指一算,很久没写微信更新了。 倒不是它没更新,主要是之前那些小打小闹,什么 UI 小改动,单独写出...
为产业升级储备人才!云南高科技... 7月4日,2025年云南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无人机驾驶员竞赛决赛在昆明举行。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
每年50万吨退役风机叶片去哪?... 随着全球风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退役风机叶片处理问题日益凸显。欧洲风能协会(WindEurope)首席...
1X机器人工业版筑基,家庭版持... 上海证券近日发布人形机器人行业观点报告:1X在过去的十年中致力于制造高扭矩、低转速电机,最大限度地提...
聚研精机取得可调式珩磨杆专利,...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聚研精机(重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车智连取得电动辅助自吸车门锁装... 金融界2025年7月4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市车智连电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电动...
石墨烯全固态电池即将大规模量产... 想象一下:电动汽车充一次电,能从北京一路开到广州;手机电量告罄,插上几秒钟就满血复活;电池不再有起火...
美的集团楼宇科技TRUE大会举... 2025年7月3日,美的集团第四届楼宇科技TRUE大会在上海闭幕,该大会是由美的楼宇科技发起并联合全...
2025车市半年考|集体跨界入... 财联社7月4日讯(记者 刘阳)继飞行汽车之后,具身智能已成为车企们的“新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
月亮“掉落”奇遇记:森林小伙伴...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森林中的小兔仰望着天空中那轮圆满而硕大的月亮,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向往。 “哦,...
从厂房焊接到街头环卫 芜湖机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态...
【光明论坛】乡村振兴 开辟就业... 【光明论坛】 作者:管前程(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台手术机器人两个“驾驶员”,... 交汇点讯 7月3日上午,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已有一台手术机器人的基础上,再次...
思想交锋、真正干货!见证河南盛... 7月3日,“端”上干货——2025主流媒体客户端顶端交流会正式启幕! 国内主流媒体客户端齐聚中原,围...
机构:脑机接口行业市场广阔 正...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多款AI产品入选信通院首批“开... 记者 潘婷 金融圈又出AI好消息。7月3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信通院”)重磅公布2025年“...
《星空2》外星文明概念图曝光:... 在太空游戏爱好者的圈子里,一场意外的信息泄露引发了轩然大波。B社的一位环境美术师杰森·K在Li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