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宁迪)“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态势,从产业化到高质量发展,我们经历了多轮技术迭代。” 7月3日,埃夫特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埃夫特机器人”)副总裁张帷感慨,国产机器人已经迈上新的发展高度。“约十年前,公司机器人电机用的是日本的品牌,5年前,抱闸、编码器等部件还是引进国外品牌,这两年, 从整机到核心零部件再到关键材料,全都实现了国产化。”
当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参加“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时来到位于芜湖市鸠江区的埃夫特机器人,了解到该公司并非只研发单一机器人设备硬件,还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等本地应用型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专业人才,为喷涂、焊接、码垛等工业场景定制完整机器人解决方案,以及一系列软件算法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共建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工业机器人设备,高度还原智能工厂产线环境,学生在工业场景中完成机器人编程、调试及故障排查等实训任务。基地已为埃夫特机器人输送79名智能制造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在芜湖,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仅限于工厂内焊接。在埃夫特机器人隔壁的酷哇科技有限公司,白色的环卫智能作业机器人行驶在园区道路上,自动清扫垃圾。该机器人由酷哇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可以在路上追踪垃圾,相比传统的人工环卫模式,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此外,酷哇科技打造的智能跟随旅行箱搭载了自动驾驶算法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准确识别主人并跟随行走。主人奔跑,它会加快速度;主人停下,它也会立在一旁。该产品运用的智能驾驶技术,和环卫智能作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一脉相承。
芜湖早在2013年就建成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致力构建包含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目前,以埃夫特机器人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建立智能机器人自主学习、自主规划、自主决策和自主执行等算法中台,快速形成开发者生态,最终将机器人应用场景从工业制造拓展到家庭、医院、养老机构等服务场景。
转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