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
经 济 热 点 一 线 探 访
问题
●无人机“驾校”兴起,培训拿证后真的能拿高工资?
回答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市场对飞手及教员等人才的需求会激增,越来越多的人报名无人机培训,希望通过考证找到好工作
●质量参差不齐是行业大问题,需要更加完善的行业监管
●无人机“驾校”确实是门好生意,但飞手就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一飞冲天”
●对飞手要求高,更多还是因为应用场景不够多
结论
●对飞手要求高,需向更多细化方向培养无人机技能人才,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随着技术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行业的发展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用人需求,持证人员的就业选择也会更宽
无人机飞上天,无人机飞手的热度同步“起飞”,最近类似“‘00后’女飞手年入40万元”的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与此同时,热度也催生了一批无人机“驾校”。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开设无人机培训的企业及机构数量约有85家。
无人机“驾校”兴起,培训拿证后真的能拿高工资?带着问题,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淮州机场附近的四川一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寻找答案。
行业现状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市场对飞手及教员等人才的需求会激增
一诺通航主营业务除了航空运营支持服务、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及通用航空服务等,还有固定翼飞机、旋翼机等有人机培训。2024年上半年,“嗅”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巨大潜力,该公司拓展无人机培训业务,并在下半年正式招生。“目前来看,无人机‘驾校’确实是门好生意,特别是这两年,会是爆发性增长期。”一诺通航总裁张印柯说,随着低空经济产业不断发展,市场对飞手及教员等人才的需求会激增,越来越多的人报名无人机培训,希望通过考证找到好工作。
一组数据印证了张印柯的说法。据统计,自去年开班培训以来,一诺通航通过培训拿证的学员数量为499人,目前仍在培训的学员有94人,近几个月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办无人机“驾校”投入成本大吗?一诺通航董事长陈探告诉我,成本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无人机采购,单机价格在3万至5万元不等,目前公司采购了十几架;其次是场地费,大概是每年2万多元;再次是教员工资,月均在1万元左右,目前有20人;最后是其他开销,如无人机电池采购、无人机维修保养等费用。
张印柯算了一笔账:2024年,按不同培训费用计算,整体收入约为480万元,所有成本开支约为280万元,净利润约200万元,利润率约42%。“利润率基本可保持在30%以上,随着学员数量持续增加,利润率有望再提高。”她说。
就业前景
有人尝到甜头,有人暂时碰壁,飞手年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大部分是噱头
做这门生意很简单?张印柯否定了我的想法:“还得看资质。”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信息显示,开办无人机培训,首先要有合法营业执照,此外还要有行业专项资质,包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合格证、空域使用许可证等。此外,教员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企业要有设备和场地合规证明。
“质量参差不齐是无人机培训行业的大问题。”陈探说,无人机培训行业内还存在“打着包就业名义收取高额培训费”等问题。“很多人看到赚钱就疯狂涌入,其实还是需要更加完善的行业监管。”
培训拿证后工作好找吗?真的是高工资?
有人尝到了甜头。“现在当教员的性价比很高,收入情况主要看其教的学员通过率,收入一个月一般有1万至1.2万元。”晋培阳是一诺通航的教员之一,也是这里的毕业生。今年初,他参加中型多旋翼无人机教员培训,并拿到执照,随后留在该企业工作。“我现在要带15名学员,工作轻松,收入也不错。”他说。
也有人暂时碰壁。起初,杨瑞是冲着转换职场赛道来的,可现实远比想象残酷。“我之前干过很多行业,看到低空经济发展这么好,就想换赛道。拿到飞手执照后找了几家无人机企业,希望无缝衔接,但对方却告诉我不仅要有证,还要有工作经验。”
我注意到,一些已拿证飞手在社交平台吐槽:拿了证工作也不好找,一些行业存在工作周期性,并非全年都能接到活。还有从业者表示,飞手年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大部分是噱头,就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一飞冲天”。
未来分析
随着技术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持证人员的就业选择也会更宽
对此,张印柯认为,对飞手要求高,更多还是因为应用场景不够多。“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场景都还在试点摸索,导致飞手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她说,例如无人机表演,目前仅限于表演业务,缺乏更多应用场景,对飞手而言不仅要考无人机证,还要学习编程等。“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持续拓展,行业的发展一定会带来更大的用人需求,持证人员的就业选择也会更宽。”
张印柯表示,飞手培训业务本身也会有“天花板”。对此,一诺通航已在提前布局,比如:在培训业务方面,朝更多细化方向培养无人机技能人才,在基础操作之上,增设无人机吊运、无人机农喷等具体工作前期培训,方便从业者快速扎根工作岗位;在应用场景方面,企业已经跟成都金堂县邮政在无人机末端物流配送上展开合作,跟凉山州越西县联合打造的无人机医疗物资转运项目即将落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