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机器人化身交通劝导员街头站岗
创始人
2025-07-04 16:02:22
0

“请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安全通行。”“红灯停,绿灯行,翻护栏,损形象。”……近日,“成都造”具身智能机器人——“通天晓”接受了真实场景检验。它走出实验室来到路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起了交通劝导员。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道路口,“通天晓”目光紧盯来往行人和交通指挥灯,凭借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如同拥有了一双“慧眼”和一对“顺风耳”,实时感知周围动态。当有行人试图违规过马路时,它会迅速抬起手臂,做出标准的禁止手势,同时发出清晰而洪亮的语音提示:“请遵守交通规则,红灯禁止通行。”

在引导行人有序通行时,“通天晓”更是动作娴熟、指挥若定。它会根据交通信号灯变化情况挥动双臂,指挥行人依次安全通行。

据介绍,“通天晓”是全球首款完全基于端侧AI技术的人形机器人,由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基于高通算力平台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打造,集计算、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于一体,依托终端侧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自然语音交互,并融合视觉感知技术进行运动控制与作业规划,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场景服务。

相关负责人介绍,较于家庭、商场或工厂等环境,人流密集、车流不息的街头具有高动态性、高度不可控等挑战,对机器人的实时响应速度、运行安全性、系统可靠性以及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场街头“实战”,为“通天晓”提供了绝佳的技术验证平台,同时也为后续迭代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告别“云端” 机器人有“本地大脑”更灵活

在机器人实际应用场景中,毫秒级的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能力至关重要。阿加犀创始团队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让机器人真正拥有“本地大脑”。

当前,在云端进行计算是较为常见的智能化解决方案——终端设备将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由云端芯片完成计算后再回传指令。阿加犀首席运营官史硕表示,“这种方式虽然实现了智能化,但终端设备本质上仍缺乏‘灵魂’,其‘大脑’始终依附于云端。”

史硕认为,采取这种方式还面临一些弊端:“首先,云端计算需要持续支付数据传输费用和服务器运算成本;其次,在机器人避障、车载应急等场景中,云端往返时的延迟可能造成致命风险;最后,工业及家庭场景产生的敏感数据上传云端有泄露的风险。”

“让每个智能终端拥有大脑”,是阿加犀创始团队凭借对市场智能化趋势的研判而笃定的发展方向。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攻克一个关键性技术难题:如何在终端芯片上高效运行原本依赖云端强大算力的AI模型。

阿加犀自主研发的以AidLux为代表的AI工具链,率先实现AI模型在端侧的高效部署,支撑了人形机器人纯端侧运行大模型语音交互、复杂视觉算法及实时运动控制,突破了边缘智能与实时响应的协同瓶颈。

在端侧AI产业链中,阿加犀处于中游,向上与芯片厂商、模组制造商合作,使芯片性能在端侧AI应用中充分发挥;向下协同硬件制造商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同时为软件开发商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丰富端侧AI软件生态。

在工业质检领域,阿加犀推出工业智能相机及解决方案,质检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检测效率、产品良品率,同时降低了成本。目前,阿加犀已与世界500强在内的多家卫生用品、纺织品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在史硕看来,“人形机器人只是体现阿加犀技术积淀的一个具象化的产品。”他表示,“经过多年研发积累,我们已实现从芯片级算力优化到机器人‘大脑-小脑’协同控制,从多模态交互算法到场景化部署方案的全栈技术突破,这些核心技术都已在过往项目中得到充分验证。”

据了解,阿加犀基于在融合架构操作系统领域的技术沉淀,正进一步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单芯片解决方案,通过一块边缘侧芯片集成视觉感知、运动控制和人机交互等关键模块,实现人形机器人多芯片系统的突破性替代。

2000平米机器人测试中心即将投用

2018年,中科院研究员孙晓刚与电子科大教授顾实联合发起“AidLearning”开源项目(AidLux的前身),在GitHub迅速走红,两年内收获超百万用户并吸引商业关注。2020年,面对市场需求,二人果断创业,阿加犀应运而生。

从初创到成长,阿加犀的发展始终得到成都市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不仅有资金的注入,成都市政府还积极为阿加犀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拓展市场空间。“无论是本地项目还是外地企业,与我们的技术和产业有契合点,政府都会主动推荐对接。”史硕表示。

与此同时,成都优越的人才环境也为阿加犀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了解,公司核心团队中成都本地人才占到了6到7成。“成都不仅为我们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其地理位置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聚集了这些专业人才。”史硕说道。

当前,阿加犀正加速推进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基于一系列实景验证的成果,我们将加快推动机器人真正赋能产业。”史硕补充道,“我们下一步的计划也是把机器人放到机械化工厂,或者说放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去,使其能够帮助人们干更有价值的事情,或者是说更危险的事情。”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机器人测试中心。”史硕介绍道,“这个位于公司楼下的测试场地,将为人形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等产品提供真实的测试环境。”

据了解,测试中心预计在两个月内建成,将重点支持导航系统、视觉识别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验证。“我们需要模拟各种真实场景来测试产品的可靠性。”史硕补充说,“政府不仅协助我们完成了场地规划,还提供了租金减免等支持。”

当前,成都正积极为阿加犀等科技企业开放医疗康养、养老服务、市政服务等关键应用场景。“这些开放的场景对我们至关重要。机器人技术必须通过真实场景的应用才能持续优化和迭代。”史硕说。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赵俊峰 彭超)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行星带:宇宙中的巨型“碎石堆...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小行星带以其独特的混乱之美,挑战着我们对天体秩序的传统认知。并非如科幻电影中那般...
安科瑞DJSF1352-RN-... 1.概述 DJSF1352-RN导轨式直流电能表可支持双路直流输入,主要针对电信基站、直流充电桩、...
玩转抖音电商,这一届国产品牌有... 这届创二代,是当代商战文最带感的角色。 他们上午还在电商峰会讲供应链,下午就蹲在印染厂里看样品。明明...
南昌华勤取得自动化测试组件及设...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昌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自...
原创 淀... 咱都知道碘一碰上淀粉,那立马就变成蓝色,这现象可太常见了,好多实验里都能瞧见。就比如说,上学那会做化...
原创 打... 在成都高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百米高的写字楼外,无人机正悬停在玻璃幕墙上高效作业——清洗速度是传统“蜘...
连“徐大姐”都来投具身智能了 来源:投中网 这轮融资潮,到底是怎么热起来的? 来源丨投中网 7月9日上午10点,我换好防尘服,走...
沉浸式光伏车棚虚拟仿真——新能... 在“双碳”战略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光伏车棚正逐渐走进校园、园区、社区与交通枢纽。但对于许多...
机器人跳群舞,有啥“基本功” 本报记者  王昊男 8月16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内,9台披着3D打印铠甲的“光子”机器人整齐列阵。伴着...
2025年GEO优化服务商服务... 随着DeepSeek、豆包等AI搜索平台用户突破10亿量级,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已成为企业流量获...
山西证券刘军:新型工业化深入推...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日前,山西证券执委会委员兼研究所所长刘军就金融支持新...
雷军宣布:武汉金山软件园年底员... 在武汉金山软件园的盛大开园典礼上,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金山集团董事长雷军透露了一项重要信息。他表...
亮橘色 iPhone 17 P... 爆料达人 Majin Bu 最近上传了一段 iPhone 17 Pro 的「开箱」视频,展示的是 i...
雷泊盾取得胎温胎压监测预警系统...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惠州市雷泊盾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胎...
网传钉钉CEO凌晨12点查工位... 近日,公众号“风声声”发文称,上周某凌晨,十二点到十二点半之间,钉钉CEO“无招”巡查了一趟钉钉的办...
深企闪耀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依妍)8月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
密集发射低轨道卫星,外媒:中国...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透露,北京时间8月17日22时1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品质消费浪潮下,电视行业的破局...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多重推动下,我国银发经济蓬勃兴起。据测算,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
一等奖!广州理工学院学子拿下这... 近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落幕。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方认证的全国普通...
上城区发布首批十大AI机会场景 本报杭州8月18日讯 (记者 张梦月 通讯员 褚陈静 李凌婧 王豪文) “您的咖啡到了。”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