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诺奖空白,科学家发现人类如何感知寒冷
创始人
2024-03-30 18:36:23
0

原标题:填补诺奖空白,科学家发现人类如何感知寒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知冷知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擅长照顾自己或是他人,能随着气温的变化增减衣物。我们的这项能力是通过我们身体中对温度的感受器来实现的,他们能感受冷热,并把相应的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再做出适当的反馈,告诉我们是该多穿衣服,还是该换上薄一些的衣服。20 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对热的感受器,但人类是如何感受寒冷的,却始终是个迷。

感觉冷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再司空见惯不过的一件事了,可让我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走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们对我们是如何感受寒冷的一无所知。

20 多年来,科学家对人类感受寒冷的研究也不是没有丝毫进展。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发现了人类感受 15℃以内低温的感受器 —— 上世纪 90 年代,正是朱利叶斯教授发现了人类的热感受器,他也凭借这两项研究成果获得了 202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不过,对于 0℃左右以及 0℃以下的我们称之为“寒冷”的温度,人类是如何感知的,科学家始终没有找到答案。其实这样的温度才是我们在寒冷的冬季更容易体验到的温度,也是更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温度。

感受寒冷的秘密: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9 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就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发现了一个冷感受器蛋白 GLR-3。因为编码秀丽隐杆线虫蛋白的基因在很多物种中保持了演化的保守性,也就是说,在其他很多物种中,相关基因的位点和功能与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基本没有变化。

那么,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设想,是不是编码 GLR-3 蛋白的基因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的对应基因也发挥同样的作用呢。

为此,他们对缺少 GluK2 基因(编码 GluK2 蛋白的基因,是编码 GLR-3 蛋白基因的同源基因)的小鼠进行了测试。由于小鼠缺少 GluK2 基因,因此无法编码生成 GluK2 蛋白。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小鼠的行为反应做了测试。他们发现,小鼠在热、温、低温的温度条件下,行为反应正常,但对“寒冷”没有任何反应。可以说,GluK2 蛋白就是小鼠感受寒冷的温度感受器。

“感冷蛋白”如何感受寒冷?

通过小鼠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了哺乳动物中感受寒冷的温度感受器,那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到底是如何通过它感受寒冷的呢?

我们已经知道,GluK2 蛋白主要存在于大脑神经细胞,但它们在周围神经细胞,比如遍布皮肤的神经细胞中也有分布。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 GluK2 蛋白在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在大脑神经细胞中完全不同,它们在周围神经系统对温度比较敏感,成为了一种温度感受器。

“现在我们知道,这种蛋白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会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它会感受温度刺激而不是接受化学信号的刺激。”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密歇根大学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教授段博表示。

研究人员认为,GluK2 蛋白在演化树中可能有十分古老的亲戚,这些亲戚可以追溯至早期的单细胞生命,比如细菌。对于细菌来说,要想在早期地球严苛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具有感受温度的能力,因此 GluK2 蛋白的亲戚在细菌中是很必要,在当时它们可能就发挥着温度感受器的作用。后来随着演化,生物演化出各种复杂的感觉器官乃至形成了神经系统,而 GluK2 蛋白作为早期亲戚的后裔继承了先辈最古老的功能 —— 感受温度。

可以说,这项近期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的研究填补了诺贝尔奖得主朱利叶斯的研究空白,我们不仅知道了我们是如何感知热,怎么感知低温,就连对我们伤害最大的寒冷是如何被感知的这个困扰科学家许久的谜团也被解开了。

参考文献:

  • The kainate receptor GluK2 mediates cold sensing in mice | Nature Neuroscience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易申请模型训练及图像评估相关...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网易(上海)网络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模型训练...
安卓系统智能应用启用Mater... 2025-07-05 11:21:19 作者:狼叫兽 7月5日消息,据科技媒体报道,谷歌在安卓系...
“700xxxxxxxxxxx... “700xxxxxxxxxxxx”电话号码要来了! 为什么要开设 “700开头”的15位电话号码? ...
TikTok生态盛会:洛杉矶线... 6月11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盛会——“2025美国短视频线下达人选品展览会·洛杉矶站”在洛杉矶会展中心...
上海交大团队突破 AI 设计热... IT之家 7 月 6 日消息,上海交通大学领导的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在基于 AI 的超宽波段及波段选择...
联防联控 应急排涝!市城管局全... 7月5日,汕头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III级。市城管局高度关注台风动态,及早部署...
雷军现身!小米YU7正式交付 7月6日下午,小米首款SUV YU7在58城同步开启交付,北京小米科技园举行首批车主交付仪式。小米集...
活动回顾 | 6月小手玩科学,... 当油滴在水中抱团时,是谁给了它们融合的勇气?彩色色素为何在透明液体里呈现出沉降的彩虹雨?当手柄按下时...
华为盘古团队回应AI模型抄袭争... DoNews7月6日消息,华为 6 月 30 日宣布开源盘古 7B 稠密和 72B 混合专家模型,但...
马丁特尼尔取得自动化的激光切割...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深圳市马丁特尼尔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小米取得加湿器专利,提供一种柔...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加湿器”...
顶锋剃须刀取得剃须刀刀片安装组...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泰州市顶锋剃须刀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心智观察所:独家对话|周露:生... 【对话/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 在生命科学疆域疾驰的时代浪潮中,基因治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对抗...
北京6G实验室产业伙伴合作正式... 7月5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峰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通明...
华峰新材申请耐磨印花涂层布料及...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耐磨印...
告别合规“人海战术”,奇富科技... 记者 黄敏 6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银行业随即掀起了一场监...
Jacky Tsai:以波普艺... 今年5月,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天际被一道烈焰划破。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火箭带着“嫦娥奔月” 的斑斓...
厘清“刷脸”边界 筑牢人脸信息...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人脸信息与人体的其他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等与生俱来,具有唯一性。这些关键信...
前海梦工场很AI 20余家科创...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6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范宏韬)7月4日,由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主办、梦工场在园...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 2025年5月10日,重庆城市科技学院27名学子共9支队伍参加“第十三届重庆市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