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油滴在水中抱团时,是谁给了它们融合的勇气?彩色色素为何在透明液体里呈现出沉降的彩虹雨?当手柄按下时,压水井是如何悄悄地引出地下水?……
6月“小手玩科学”用5场以油、盐、水等材料为主角的实验活动,让小读者们化身“小小科学家”,一同回顾看看吧。
NO.198期
油水相融实验
“老师,为什么油浮在水面上?”活动一开始,小读者就指着桌子上分层的水杯发出疑问。“你们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让油和水融合在一起吗?”在小读者们期待的目光中,老师往杯中加入神秘液体并搅拌,油和水瞬间融合在一起。活动现场,随着小读者七嘴八舌的讨论,老师一点一点地揭开油水相融的秘密。
小读者将水和油倒入杯中并搅拌,油依然在水上方,印证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小读者又往杯子里加入一勺洗洁精并搅拌,瞬间,油和水融合在一起。
小读者举起塑料杯展示两组实验的对比:左边是油和水成功相融,右边是油和水本来的状态。出现这一变化为“乳化反应”,其原理是洗洁精充当了乳化剂,从宏观上看就像油和水融合在一起,
NO.199期
彩虹珍珠雨
“看!这个油层里下起了彩色珍珠雨!”老师展示提前准备好的一杯彩虹珍珠雨给小读者观看,在观看过程中给小读者细细讲解实验步骤和原理。
小读者将油倒入水杯中,再滴入混有色素的水,彩色液滴透过油层往清水中缓缓下沉并破开,如珍珠般坠入水底,形成梦幻的“彩虹珍珠雨”。
小读者展示操作成功的“彩虹珍珠雨”,原理是色素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会下沉,且色素不溶于油却溶于水。
NO.200期
压水井模型
活动伊始,老师抛出一个简单有趣的问题:“在没有现代取水设备的年代,大家是怎么取水的?”瞬间点燃了小读者的好奇心。随后,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科普了从河边取水和水井取水等传统取水方式。
为了让小读者对压水井的工作有更深的认识,老师准备了材料包,让小读者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压水井模型并进行抽水体验。
小读者展示制作成功的压水井模型,当手柄按下时,杠杆带动活塞上移,泵腔气压降低,大气压将盒子底的水压入;上提时活塞下压,水从压水井模型的出水口排出。
NO.201期
密度彩虹塔
活动现场,老师将四种不同颜色的液体倒入杯中,四层色彩分明的“彩虹塔”瞬间成型。“老师,这好像彩虹,为什么它们不会混合在一起?”小读者激动地问到。“这个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老师向小读者解释起实验的科学原理。
小读者先后将调制好的高浓度糖水、洗洁精、清水和油沿着杯壁缓慢倒入杯中,随着油的加入,密度彩虹塔完成!
小读者开心地展示实验成功的密度彩虹塔。
NO.202期
油水分离
“小朋友们,你们有办法把杯中的油和水分离吗”“我知道,是盐,因为我看见了盐”有小读者兴奋地回答道。随后,老师一边现场演示一边解释原理,通过生动的实验让小读者们理解盐析作用削弱了洗洁精中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
小读者们先调制好油水混合液体,再往杯中加入2勺盐并搅拌直至溶解,静置5分钟后,油和水真的成功分离了!
小读者展示操作成功的油水分离实验。
NEXT
6月,晋江市图书馆少儿分馆一楼活动室举办了5 场“小手玩科学”公益活动,吸引了101名小读者参与其中。从油水融合到彩虹珍珠雨,从压水井模型的力学奥秘到密度彩虹塔的梦幻分层,再到油水分离的盐析作用,这些实验不仅让小读者在动手实践中体验物理与化学的奇妙,还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