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款针对滩羊育种的高通量基因组育种芯片——“滩羊一号”近日发布。该育种芯片将显著提升滩羊育种效率与准确性,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精准选育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滩羊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等优点,但与肉用型绵羊相比,存在体格偏小、繁殖力较低、产肉性能不佳等缺陷,严重影响其肉用价值。”自治区畜牧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大量开展滩羊群体生产性能测定、基因组数据分析和遗传评估等工作基础上开发育种芯片,具有涵盖范围广、检出率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为高效构建高繁殖力、高产肉性能的滩羊新品系提供关键技术助力。
据悉,“滩羊一号”育种芯片基于2193个滩羊群体的重测序数据开发,标记位点总数达5万个,其中经严格筛选得到6368个核心SNP位点,涵盖多个与生长发育性状密切相关的关键功能基因,包括生长、繁殖、体重、体型、尾型等关键功能基因,为精准选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育种芯片可根据需求增加标记位点,通过升级芯片持续更新滩羊功能位点,实现对滩羊肉用、繁殖等经济性状高效精准识别,推进滩羊育种从表型选育到基因组选择的转变。
“在滩羊中应用育种芯片,可实现从表型组测定技术到基因组选择技术的转变,推进早期选育,降低育种成本。”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育种芯片将加快构建滩羊遗传评估技术体系,加速培育多胎、快长、肉用性能优良的滩羊新品系,为推动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种源支撑。(记者 李昊斌 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