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行星撞地球的戏码相信大家都在科幻电影当中看过,因为一旦真正发生人类文明可能直接被灭绝。
如今在太阳系当中直径超过一千米的小行星至少有上千颗,尽管他们撞击地球的概率在每10万年1次,但是我们不能把人类的兴亡全部押宝在运气上。
9月4日到5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合肥召开,在会议当中,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正在筹划对一颗小行星进行撞击任务。
一旦这次我国的撞击实验顺利完成,那么以后人类在面对存在撞击地球可能的小行星时就有了应对之法,不会像恐龙一样被灭绝了。
小行星撞地球的危害
说实话,担心小行星撞地球其实就和“杞人忧天”当中害怕天塌下来是一个性质,但是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就要杜绝这个可能性。
尽管我们都知道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发生这件事的概率并非为0。
假如有一颗直径在1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不仅地球的生态环境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全球百分之70以上的城市都会被毁灭。
假如这颗小行星的直径超过10千米,那么地球上可能就会再次上演一次“生物进化论”了。
在联合国那里有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榜单,其中排名第一的不是海啸也不是地震,而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虽然小行星上富含各种稀有的矿物质以及金属材料,但是他们对于人类的威胁也是致命的。
在整个地球的历史当中,一共经历过5次生物大灭绝,而小行星就是其中2次的肇事者。
按照科学家的判断,假如在6600万年前那颗名为“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没有撞击地球,那么现在通知地球的应该不是人类而是恐龙。
这颗直径为12千米“希克苏鲁伯”撞击了如今的墨西哥湾附近,释放出的大概100万亿吨TNT炸药的能量,这个数字是目前全球核武总当量的100万倍。
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超过99.999%的生物死亡,大概76%的物种被灭绝,而体型稍微大一些的动物无一幸免。
按理来说,“希克苏鲁伯”这种级别的小行星,地球大概1亿年才会吃上一颗,但是一旦被击中那就是“世界末日”,而更小一些的小行星击中地球的概率则更高。
1908年,沙俄远东通古斯河上空发生了一场大爆炸,这也是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而这场爆炸的罪魁祸首就是一颗直径为65米的小行星。
这场爆炸摧毁了超过2000公里的针叶林,8000棵树因此被推倒,释放出的能量大概为2000万吨的TNT炸药,超过美国试爆过的最大当量核弹。
距离人类最近的一次小行星撞击则是发生在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30公里的上空,一颗直径大概18米的小行星发生了爆炸,释放出的能力大概为30颗广岛原子弹,最终造成了1500人受伤。
为了避免这种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对小行星进行主动出击!
首次主动防御成功
就在前几年,美国已经完成了“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任务,他们的设想是通过飞行速度极快的飞行器去撞击小行星,从而偏移其运行轨道。
2022年9月27日,NASA航天器“飞镖”在太空中飞行了308天之后,成功的撞上了一颗小行星。
根据美国《行星科学杂志》的研究显示,当时美国的飞行器撞到小行星时,小行星的表面喷发出了大概1.6万吨的尘埃和碎片。
而这次的喷发对小行星产生的推力远远超过了飞行器的撞击力度,这也给人类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那么可能会有人问了,如果科学家们一个不小心,将原本对地球无害的小行星导向地球了该怎么办呢?
不用担心,这种情况科学家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当时的美国选择的是一个对地球没有任何威胁的“双星系统”,因此不管实验对象受到怎样的撞击,他们在未来的几百年之内对地球都不会有任何的威胁。
为什么美国要急着进行小行星撞击实验呢,那是因为近些年实在是有太多的小行星跟地球“擦肩而过”了。
2022年2月份,中国科学家观测到了一颗直径约43米,大概半个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当小行星抵达近地点的时候,从距离地球225万公里之外飞掠了过去,并未对地球产生威胁。
今年2月,一颗为名2024 YR4登上了热搜榜单,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大概为1.5%,结果根据后续的观测来看,确认它并未撞上地球的风险。
而就在6天之前,一颗直径30米的近地小行星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从距离地球21万公里的地方划过,这个距离只有地月距离的一半。
当不少人都在像往常一样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那些天文学家们则是在对其进行密切的监视。
正是因为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越来越多了,我国才会在国际会议上提出撞击小行星的计划。
中国的计划
根据吴伟仁院士的讲述来看,中国此次的撞击实验要比美国的更加复杂。
我们这次的任务打算采用的是“伴飞+撞击+伴飞”的任务模式,先通过观测器对小行星进行抵近观察,随后在对其进行撞击。
和美国撞完就跑然后通过望远镜观测不同,我国将利用天地联合的观察方式对撞击全过程进行观测,从而能够更好去评价撞击效果。
此次中国的撞击实验同样选择了一颗1000万公里之外的小行星,确保这颗小行星在撞击之后的数千年当中不能撞击地球了。
在中国宣布这个消息之后,美国也是立马就坐不住了,虽然小行星防御是全世界国家共同商讨的课题,但是多一个国家掌握美国的话语权就会少上一分。
我们先不提小行星开发这种距离我们比较远的事情,就拿防御小行星来说。
假如一颗直径不大的小行星即将落到某个国家,而这个国家并未掌握这种技术。
如果他想要求美国出手帮忙,那么美国就有可能漫天要价,拿到足够利益之后才肯出手。
一旦让中国掌握了这种技术,美国的话语权就会大大降低,毕竟这个国家还能够来求中国。
因此小行星撞击实验看似是地球防御内容,实际上则是“话语权争夺战”,而这种技术可要比导弹试射以及航母下水更加有威慑力。
结语
此次中国宣布的这个小行星撞击计划,真的是为了地球的安全来着想。
当我国的飞行器成功的撞击到小行星上的时候,“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不在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了。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