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硬件(AI硬件)作为全球数字经济竞争的核心赛道,正经历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商用的关键跃迁。从芯片架构创新到智能终端落地,从消费级产品普及到工业级场景渗透,行业的高速发展始终以人才为核心驱动力一无论是AI芯片设计工程师的技术攻坚、智能硬件销售的市场破局,还是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生态整合,人才的质量与供给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速度与产业的发展高度。
在技术迭代加速与全球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Al 硬件领域正面临“核心技术人才稀缺”与“跨领域需求激增”的结构性矛盾。本报告旨在为行业参与者提供全景式的人才洞察:既呈现当下研发、销售、生产等核心岗位的人才供需现状,也预判未来边缘计算、AI本地化部署等趋势下的人才能力新要求;既为企业的招聘策略与人才储备提供参考,也为从业者的职业发展与技能提升指明方向。
幻影视界整理分享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AI硬件定义及发展路径
AI硬件是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硬件设备,可以执行机器学习算法,通常能接入网络,能处理复杂的数据和学习任务,主要特征有集成带AI能力的芯片、接入Al模型、能用语音和视觉进行感知交互,并具有一定自主智能和决策能力。根据应用领域和功能特点,Al智能硬件应用于机器人、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教育、智能娱乐、智能医疗、运动健康等。
AI是个基础技术能力, Al硬件的发展路径,会经历传统品类硬件+AI, AI驱动型硬件,到AI作为硬件基础设施三个阶段,Al会像空气和水一样无处不在,所有的硬件都会被AI驱动或改造,Al硬件是个过渡性的概念。
一、AI硬件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算力需求持续爆发
大模型迭代与应用深化:全球科技巨头和头部企业不断投入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的训练与推理,对高性能计算芯片(如GPU、ASIC)、高速高密度互连、先进封装的需求持续增长。
行业应用渗透加速:AI 从云端向边缘计算、终端设备渗透,如 AI PC、AI 手机、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推动了对多元 化、定制化算力硬件(如推理芯片、特定加速卡)的需求。
算力基建持续投入:国内外大型云服务商、企业及政府机构对数据中心,尤其是智算中心的资本开支维持高位,支撑了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核心硬件的中长期需求。
2、技术升级与创新驱动
先进封装技术发展:先进封装技术(如2.5D/3D 封装、硅中介层等)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需求激增,相关企业将 持续受益。 高速传输技术迭代:PCIe Gen6/7、DDR6/7 等高速传输技术的升级,对 PCB 材料、设计复杂度和制造工艺提出更高 要求,利好技术领先的硬件供应商。 HBM 成为标配:AI 训练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使得 HBM 成为高端 AI 芯片的标配,驱动 HBM 产业链成为核心增长 点。
3、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多个政策支持AI 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在 AI 硬件相关关键核心 技术投入,推动 AI 服务器等硬件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促进 AI 硬件行业保持快速增长。
4、市场应用场景拓展
以AIGC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涌现,模型种类多样化,如文生图、文生视频等,新推出的模型数量也在激增,这 些都推动了算力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 AI 硬件市场的发展。此外,智能算力在整体算力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全球 AI 服 务器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二、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图谱
AI 硬件产业链上游为基础软硬件,中游为整机产品制造,下游为应用领域。上游基础软硬件主要包括智能芯片、智能 传感器、摄像头、电池、屏幕、通信模块、操作系统等,中游产品主要分为消费电子类、智能教育类、智能家居类、智慧出 行类、智慧健康类、智能制造类,下游为销售及应用环节,智能硬件产品实际应用的领域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 能交通、智慧医疗等。
1、上游分析
AI 芯片:中国AI 芯片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主要代表性企业有华为海思、寒武纪、地平线等。4.2.2 智能传感器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优势明显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如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华润微、华工科技、歌尔股份等,其余市场 参与者以中小型制造类企业为主。
机器视觉:随着国内厂商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方面的不断投入和努力,机器视觉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趋势日益明显。目前,中国机器视觉领域有多家龙头企业,包括海康机器人、凌云光、大恒图像、奥普特、矩子科技等,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机器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2、中游分析
智能家居:当前,中国智能家电市场竞争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传统家电企业如美的、海尔等,还有互联网企业如小米、360 等积极参与。
智能门锁
智能家居:目前智能门锁行业有三股势力。第一类是传统的锁具连锁品牌,如凯迪仕、德施曼、耶鲁等品牌,第二类是拥有雄厚资金、技术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如华为、小米、百度等,第三类则是一些家电行业的跨界选手,如TCL、美的、海尔等。
工业机器人: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由国外四大家族主导,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码垛、上下料以及搬运等中低端领域。当前,机器人企业上市企业谋求全产业布局,例如,埃斯顿全产业链布局,除减速器外均自制;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减速器外购,电机开始自制。从上市企业工业机器人业务发展概况来看,3C、汽车、弧焊、喷涂等领域为工业机器人上市 公司的主要应用方向。
智能物流装备:智能物流包括智能包装、智能装卸以及信息的智能获取、智能仓储、智能运输、智能配送、加工和处理等六项基本活动,涉及的智能装备产品包括立体仓库、AVG 移动机器人、无人配送机器人、无人机、码垛机器人、智能快递柜等。
教育智能硬件:教育智能硬件包括学习机、扫描翻译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教学机器人、智能学习灯等。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育智能硬件可以根据用户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建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近年来,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下游分析
智能家电销售渠道
随着网络消费逐渐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发生转变,智能家电线上销售占比不断提升至57.8%, 线下销售下降至的 42.2%。
教育智能硬件销售渠道
从教育智能硬件销售渠道来看,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占比高达56.7%,为主要销售渠道。其次,线下卖场、直播间占比分别为 27.5%、10.4%,公众号 / 小程序 / 微商、学校组织购买占比较小, 分别占 3.8%、1.2%。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智能家居是发展数字家庭,提升家庭生活便捷程度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 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2 年我国智能家居市 场规模约为 6516 亿元,同比增长 12.33%,2023 年约为 7157 亿元。随着未来新建房屋和老房屋的改造升级的需求 增多,以及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更新迭代,智能家居市场将快速发展,渗透率有望提高。中商产业研究 院分析师预测,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 7848 亿元,2025 年市场规模将突破 8000 亿元。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 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按投资价值计,中国智慧城市市 场规模由 2020 年的 15 万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33 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5.2%。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 2025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 36 万亿元。
幻影视界整理分享报告原文节选如下: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幻影视界整理分享的资料仅推荐阅读,用户获取的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