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猛料!人形机器人未来还有这些大事!
创始人
2025-09-03 05:00:55
0

来源:爱心-研值与财华

Ai端侧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就是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变化日新月异,本文主要梳理未来一段时间人形机器人的政策驱动,行业事件,产业动态,技术迭代等。具体梳理如下:

9月份:量产启动与供应链爆发

据9月2日的报道,特斯拉在美国劳动节假期发布了第四版“宏图计划”,强调其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潜力,并在一段宣传视频中首次展示了Cyber SUV模型。

马斯克认为,特斯拉80%届时的价值将来自于Optimus。按照特斯拉的规划,该机器人预计将在2026年初投入商业化应用。

据市场上流传的信息指,某机器人龙头上市公司今天应该与特斯拉举行了会议,特斯拉对明年的产能给出了非常乐观的指引。

该传闻指,特斯拉要求该公司明年一季度做好产能爬坡的准备,明年三季度单周产能可能达1万台。有机构指,这个指引非常“恐怖”。目前这则传闻尚未被有关方面证实。

2025年9月:特斯拉 Optimus 首条生产线投产。

核心动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Optimus首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规划年产能1.2万台,重点覆盖汽车工厂装配、零部件搬运等场景。该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单台机器人生产成本较试产阶段下降40%,目标2026年量产时将单价降至2万美元。

9月23日 - 27日,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 机器人展(RS)

核心亮点:聚焦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如谐波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展示特斯拉Optimus Gen2、优必选Walker S2等量产机型的最新进展,同时发布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多模态感知技术等前沿成果。

9月份,北京具身智能政策实施。

《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 年)》进入实施阶段,首批场景开放清单重点支持科研教育、工业制造、养老护理等领域,目标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10月份:国际对标与国产替代攻坚

10月上旬: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展。

技术路线对标:特斯拉 Optimus Gen2 与优必选 Walker S2 同台竞技,前者展示28个关节执行器的精细操作能力,后者通过英伟达 GB300 芯片实现多模态交互效率提升30%。

10月21日-24日:中国国际具身智能机器人大会(重庆)。

核心亮点:聚焦 “智能体 + 实体感知” 深度融合,展示全地形轮足机器人、医疗远程超声机器人等创新产品,重点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瓶颈,吸引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机构参展。

10月22日-24日,大湾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

核心动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云深处轮足机器人 “山猫” 完成电力巡检场景验证,可在- 30℃低温环境下连续作业12小时;星动纪元 STAR1机器人在广汽工厂实现零部件分拣准确率99.8%。

10月,宇树科技 IPO,最快10月上市!

启动科创板上市流程,预计最快10月提交申请文件,估值超120亿元,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资本化标杆。

11月份:国际标准与技术突破并行

11月,欧盟发布机器人伦理指南。

核心影响:要求医疗、养老场景机器人建立可追溯的AI决策日志系统,禁止未经授权的生物特征数据采集,直接影响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在欧洲市场的准入进度。

11月中旬,宇树科技H1性能突破。

技术进展:宇树 H1 人形机器人奔跑速度从 8 米 / 秒,计划年底前实现 10 米 / 秒目标,完成雪地、沙地等复杂地形测试,获清华大学、中科院批量采购用于仿生控制算法研究。

11月下旬,中国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实施。

行业影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制定的《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成为全球首个智能化分级体系,推动宇树科技、松延动力等企业的养老护理机器人进入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12月份:政策落地与行业洗牌

12月上旬: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性能测试规范》实施。

核心影响:规范将整机性能分为 L1-L5 级,重点考核动态平衡、作业精度、人机协作安全性等指标,要求企业在 2026 年 6 月前完成产品认证,加速行业洗牌。

12月中旬,英伟达 GB300 芯片规模化应用。

技术突破:英伟达GB300 AI 芯片(15PFLOPS FP4 算力)在优必选、智元机器人新一代产品中实现规模化集成,推动复杂场景多模态交互效率提升30%,实时决策延迟从500ms 降至150ms。

12月:中国具身智能产业生态成型。

国产化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正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核心!

里程碑事件:北京市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2月发布的 “天工” 机器人升级版,实现雪地、沙地复杂地形高速奔跑(12公里/小时),成为全球首个能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单机成本较进口产品低30%。

优必选于7月发布的 Walker S2 全球交付量突破 500 台,在汽车制造、半导体工厂实现 7×24 小时作业,单台年替代工时达 2000 小时,推动制造业人力成本降低 3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地卫二:数智揽星月,东博展新章 在2023年第20届东博会上,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首次亮相数字技术展区,以AI智能卫星和应...
示范推广|新乡市高素质农民培训... 近日,为进一步破解农业生产中水肥利用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难题,切实提升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田间地头的...
格力电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拉...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格力电器(00065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拉刀...
2025年深圳智能机器人灵巧手...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以“灵动创新·巧绘未来”为主题...
VR实景拍摄制作:探索虚拟现实... 来源:众趣科技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沉浸式体验的先进技术。通过VR实景拍摄制...
阳光新能源与九城市科技馆深度联... 来源:能见派 8月26日,阳光新能源与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共同发起的“追光者节・科技追光之旅”最后...
书生・万象3.5大模型开源:多...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近期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其自主研发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书生・万象”迎来了3.5版本...
8名新院士半导体占3席,比新能... 近日公布的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折射出国家在科技战略布局方面的明确导向。在民营企业界别...
人形机器人行业,巨额合同来了 9月3日晚,记者自“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获悉,该公司近日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
青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9月初,青岛浩赛机械有限公司的浩赛通用机械品牌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建设的海外...
萧山升级“通信高速公路”,电网...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金凯 9月2日,在杭州市萧山区110千伏永兴变电站内,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
两部门:到2027年底林场驻地...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宽带林草”建...
南充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 该规划是南充市立足川东北区位优势、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人工智能产业顶层设计,以 “人工智能与...
2025年Q2全球PC用GPU... 2025-09-03 10:20:49 作者:狼叫兽 2025年二季度,全球PC用GPU出货量达...
日本手机市场风云:国产品牌挑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手中的通讯工具已从昔日的笨重座机,演变成了小巧智能的手机。这股智能化浪潮不...
中国纳米技术突破:全球专利占比... 你知道吗,有一个挺神奇的现象:当年我们还在为了一颗小小的芯片卡脖子的时候,现在却在一个更微观的世界里...
破解多学科研发难题:开目PLM... 当一架国产重点机型划破长空、完成复杂飞行任务时,背后是数以万计精密仪表在毫秒间的协同响应。某企业作为...
扩大“鹏友圈”!深城交新一代智... 近日 由市属国企深智城集团所属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城交”) ...
年入30亿,湖南夫妻干出一个I... 家用仪器“小能手”,要去港股IPO了。 近日,港交所披露的一则消息,让一家深耕家用医疗器械多年的品牌...
去年没吃上的AI饼,苹果今年还... 去年,各大手机厂商的AI功能开始真正落地,小米、OPPO、vivo和华为在语音助手、生成内容、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