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科普月”。在重庆,一场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由主场活动引领、N场特色活动联动的科普系列活动即将启幕。其中,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定于9月13日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办。
此次活动汇聚院士专家、科普达人等专业力量,整合科普基地、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科普场馆、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开展群众性科普,打造具有重庆特色的科普活动。
市科协召开“首个全国科普月”重庆市系列活动媒体会(张婷 摄)
主场活动:解锁沉浸式科学体验
据悉,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不同于传统科普形式,其创新融合视听体验、普法宣传、科普展演、前沿科技展示与互动实践等环节,将为市民打造一场沉浸式科学嘉年华。
活动现场,七大特色展区将集中亮相,涵盖《科普法》展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展区、数字科普展区、前沿科技展区、科普研学展区、科普阵地展区、数字金融展区。各展区通过互动体验装置、科研成果实物展示、科普知识展板等多元形式,让公众得以近距离接触科技成果,直观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
除了丰富的展区,主场活动还为市民准备了一系列特色内容。市民可沉浸式观看科普舞台剧,在艺术演绎中领略科学奥秘;能聆听科学家、教师、非遗传承人等各领域代表带来的多元化课堂,收获跨领域科学文化知识;更有院士专家亲临现场,为公众解读前沿科技动态,在大家心中播撒科学种子。
特色活动:全域联动惠民及万千市
整个9月,除市级主场活动外,重庆还将在全市同步开展区县主场活动、纲要实施工作责任单位特色活动、科普报告话前沿、科普阵地探未来、千万IP创科普、科学文化进基层、“科普之光”网络展播活动、“典赞?科普中国”百佳科普案例征集等八方面活动,全方位覆盖城镇社区与农村地区,让科普融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科协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有组织的科普”,具体包括市级学会联合行动、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企事业科协系列活动、科普教育基地系列活动、区县主场活动、科学文化进基层活动、“科普之光”网络展播活动以及系列重点示范活动。从主题宣讲到校园互动,从田间指导到线上直播,各类特色活动亮点十足。
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科普月活动期间,重庆全市12个弘扬科学家精神宣讲分团将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此前已入选“共和国脊梁——科学大师宣讲工程”的重庆大学分团,将在“科普中国”直播平台重点推出话剧《何鲁》;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分团则通过《千年文物涅槃重生》舞台剧,再现以葛修润院士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在白鹤梁原址保护工程中的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
在群众性科普层面,“芯片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将激发学生对半导体领域的探索兴趣,为科技人才培养播下“强芯”种子;“科技专家进基层活动”邀请市级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为专业种植大户开展技术讲座与入户指导,助力农业增产增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起慢直播,将带领公众探秘未来医疗,开启一场硬核且奇妙的科学之旅。
“截至目前,通过联动各区县、企业、高校及科普场馆,我们已收到 1000 余项特色活动申报,真正实现了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 重庆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郑满表示,后续将持续加强组织动员,拓展传播渠道,优化组织形式,确保科普资源精准触达不同群体,让更多市民在互动参与中感受科学魅力,提升科学素质。(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