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双鸭山日报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近年来,双鸭山市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把石墨、钒、先进钢铁等新材料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产业强力推动,为全力打造龙江东部地区新材料创新发展基地提供支撑。
石墨素有“黑金子”的美誉,其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环境、航空、航天、军事、国防、核工业等高科技领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石墨地位日益显现,其产品市场增长迅速,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研究进步,特别是石墨烯的发现与应用,更使得石墨的身价倍增。双鸭山石墨资源非常丰富,优势明显,发展石墨产业优势得天独厚。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对接,球形石墨、负极材料等优质项目陆续落地,全市石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突破,形成了从采选到球形石墨、负极材料“探、采、加、精深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最大限度释放资源效益,目前全市发展石墨企业3户。其中,2021年以来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在双鸭山市启动了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领域布局,先后投资建设了10万吨球形石墨、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逐步实现了原料向材料的“华丽转身”,形成了全国最大的从采选到球形石墨、负极材料“探、采、加、精深加工”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围绕做强石墨产业集群,双鸭山市加快推进碳一锂电池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投产达产,积极抢占未来发展新赛道。双鸭山经开区打造全国最大“天然+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基地去年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2010年黑龙江建龙响应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和俄罗斯一家公司合资建设钒业项目,该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连续式沉钒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为附加值较高的五氧化二钒产品。经过多年来工艺改善和技术创新,项目实际产能已提升至10000吨/年。2021年双鸭山市成立了黑龙江建龙钒钛研究院,开展钒钛冶炼、高纯钒、钒铝合金、钒电解液及钒电池等全链条的创新研究。2023年在第六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产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与大连融科储能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签署了《建设黑龙江省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额为35亿元。目前双鸭山市已具备年产220万吨含钒铁水、9万吨钒渣、1万吨五氧化二钒、5500吨钒氮合金的能力,基本形成了钒钛铁粉冶炼、钒渣提纯生产五氧化二钒、钒产品深加工制备钒氮合金的产业链条。
2003年,中国钢铁行业最大民营企业唐山建龙集团在双鸭山市成立建龙矿业公司、建龙钢铁公司,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钢铁项目,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钢铁企业之一。主要为产能130万吨的螺纹钢生产线和产能90万吨的无缝钢管生产线,无缝钢管主要产品有石油油管、套管、石油管接箍料、管线管、高中低压锅炉用管、液压支柱管、钻探用管、气瓶管、低温管道用管、化肥设备用高压管、船舶用管等。近年来,随着国际石油、石化市场对于高端化无缝钢管的需求大幅上升,黑龙江建龙积极推动无缝钢管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深化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瞄准开发高钢级、耐腐蚀、抗挤毁等高端品种管,同时以推动数智化转型为契机,积极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同步完善绿色生产体系与社会责任实践,实现绿色生产工艺与国际接轨。
目前无缝钢管产品销售覆盖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石油企业,今年还相继通过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和科威特石油公司(KOC)认证,正式进入两家国际能源企业的全球合格供应商名录。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建龙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获得了国际能源企业的认可,更为全球能源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钢管产品和解决方案,展现出“中国制造”的国际风采。目前建龙钢铁被认定为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工厂,实现了双鸭山市“零”的突破。建龙化工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当前,双鸭山市正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为方向,明确重点发展领域,绘制产业链图谱,市级领导牵头协调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园区专业化、智能化升级。统筹发改、工信、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资源,形成政策和服务合力。同时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布局,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加速计划,加快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建设和谋划一批石墨新材料、钒资源开发利用和综合储能、绿色氢能等未来新兴产业,为双鸭山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记者 杨军 郭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