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某单位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为响应《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应对严峻网络安全态势,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建设。项目目标是打造可信、可管、可控、可视的安全网络环境,使骨干网络与相关应用系统达等保三级标准,提升整体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行政活动正常进行。
二、现状与差距
(一)信息系统现状
网络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架构,设备含≥4台服务器、若干网络设备及多类安全设备(部分过保),主机系统以Windows为主且补丁更新不及时,应用系统有OA、文件交换箱等。
(二)多维度差距
1. 物理安全:机房物理访问控制不足,无来访人员申请审批流程,重要区域缺物理隔离,部分线缆架设不隐蔽,电力供应无冗余电缆。
2. 网络安全:核心交换区无冗余易单点故障,部分区域未部署访问控制设备,缺流量控制与地址欺骗防护,网络设备身份鉴别与权限管理不完善。
3. 主机与应用安全:主机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存在缺陷,应用系统登录控制模块缺失,剩余信息保护不足。
4. 数据安全与管理:无异地数据备份机制,安全管理制度不系统,部分制度缺失或执行记录不全。
三、建设方案
(一)总体设计
遵循分区分域防护、均衡性保护等原则,分两期建设。一期(2018年,3个月)聚焦边界防御、网络整改等,达成合规与隐患整治;二期(2019年,3个月)部署安全管理平台等,实现网络可视可控。
(二)技术与管理措施
1. 技术体系:部署防火墙、入侵防御等设备,构建安全计算环境、区域边界与通信网络防护,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加强数据备份与恢复。
2. 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策略与制度,规范人员管理、建设与运维流程,提供安全风险评估等专业服务。
四、预期效果
1. 机房管理规范,按三级等保查漏补缺,功能区划分清晰,线路标签完备。
2. 网络边界防护强化,实现访问控制、入侵防御等功能,终端准入与防护到位。
3. 审计体系完善,通过多类审计设备实现全方位审计,堡垒机统一账号管理与操作审计。
4. 经等保测评与安全服务,及时修补安全差距,整体达等保三级要求。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