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三款AI SSD齐发,全球存储产业还有哪些技术王牌?
创始人
2025-08-29 17:21:32
0

2001年,华为首次踏足存储领域,开始了二十余年的长线布局。2025年8月27日,华为存储又结新果,华为在数据存储AI SSD新品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三款针对AI存储的新产品。

在AI大模型训练、多模态数据处理需求爆发的当下,除华为之外,全球存储领域的更多玩家,争相竞逐HBM、NAND 闪存、CXL等存储技术,共同重塑着存储产业格局。

华为三款AI SSD齐发

华为发布的专为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设计的固态硬盘(SSD)新品——Huawei OceanDisk EX/SP/LC系列,分别瞄准AI训练、推理及海量数据存储等核心场景。

其中,Huawei OceanDisk EX 560的定位是极致性能盘,适用于AI一体机训练场景,通过高性能AI SSD将单机可微调的模型参数扩大6倍,实现千亿参数大模型轻松可微调;

Huawei OceanDisk SP 560的定位是高性能盘,满足高性价比,适用于一体机和集群的推理场景,可推理序列长度提升2.5倍,进一步优化推理体验和成本,实现TPS提升1~2倍,首Token时延降低75%;

Huawei OceanDisk LC 560的定位是大容量盘,最大单盘物理容量245TB,读带宽可达14.7GB/s,适用于集群训练场景,帮助数据采集预处理效率提升6.6倍,实现高效存储海量多模态语料库。

据介绍,这三款SSD并非简单的存储介质,它们内置了计算能力,能够卸载部分原本由CPU或GPU执行的数据处理任务,如数据过滤、格式转换、近数据计算等。这正是行业热议的“计算存储”(Computational Storage)技术的具体实现。通过将计算推向数据端,可以大幅减少数据在CPU、内存和存储之间不必要的搬运,从而降低延迟、节约带宽,并释放核心计算资源 。

此外,华为同步推出了DiskBooster驱动软件,这是一个关键的协同组件 。它支持AI SSD与HBM、DDR内存智能协同,通过内存扩展技术实现虚拟池化内存20倍扩展。同时该软件还具备智能多流技术,与上层应用配合,有效降低写放大效应,进一步提升AI SSD寿命。

二十余年,华为存储的长线布局

本次发布AI SSD新品是华为在存储领域的重要落子,冰山之下,是华为在存储领域长期深耕和广泛布局。

从长线来看,华为在存储领域的布局可以追溯到二十多年前,2001年,华为成立了商业网络部,存储是其中的一个新业务。2006年华为与赛门铁克成立合资公司华赛,是其走向全球化的重要一步,2012年完成对华赛的收购后,华为存储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

2020年华为存储业务逆势增长,根据当时华为公开信息,其连续八个季度全球全闪存存储增速第一,年复合增长率39%。同年5月,华为举办发布会,正式推出OceanStor Pacific系列海量存储和OneStorage数据中心存储整体解决方案,标志着其产品线覆盖了从核心交易到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全场景。

2021年,华为发布了第二代OceanStor OS。2023年,华为进一步推出新一代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为AI时代的数据密集型应用提供强大支持。在今年年初华为举办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专为中小企业及特定行业应用场景打造的OceanStor Dorado 2020。

除打造自己的存储产品矩阵外,华为存储还通过生态共建加强“护城河”。华为积极与数据库厂商、云服务商、应用软件开发商等合作,提供联合解决方案。例如,2023年华为与南大通用、万里数据库等国内数据库厂商深化合作,共同推出金融核心级、多主架构的数据库高可用解决方案。

在本次AI SSD发布会上,华为也宣布与11家伙伴共同启动“AI SSD创新联盟”,聚焦技术研发、场景孵化、标准制定三大方向,持续加强AI产业链生态协同创新。

AI时代,存储技术多线并行

华为AI SSD的发布,是AI时代存储产业技术变革的一个缩影。当前,随着AI对 “数据存储、传输、处理” 的需求指数级增长,存储领域正迎来多技术路线并行发展的格局,HBM、NAND闪存、CXL等关键技术成为产业竞争的核心焦点,各大厂商也纷纷加快布局步伐。

01、HBM:AI硬件竞赛的制高点

HBM通过3D堆叠技术将DRAM芯片垂直连接,并与处理器封装在同一基板上,大幅缩短了数据传输路径,从而实现了远超传统DDR内存的带宽和更低的功耗。

作为HBM技术的早期领导者,SK海力士已经于2025年3月向客户交付其新款HBM4样品。据悉,其HBM4具备目前业界最高水平的运行速度,高达2TB/s(每秒2太字节)。

存储大厂之一的三星,也在HBM领域早有布局,2023年三星便正式宣布了其HBM4量产计划,在不久前的FMS2025展会上,三星正式展示了其HBM4产品。

02、NAND闪存:向更高层数和密度迈进

NAND闪存技术的发展为AI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居所”,其演进方向主要集中在提升密度、降低成本和应对高性能散热挑战。例如3D NAND与QLC技术,3D NAND技术通过垂直堆叠存储单元提升容量,QLC通过在每个存储单元里存储4比特数据提升密度。

在FMS2025展会上,闪迪、铠侠、美光、SK海力士等多家存储大厂纷纷推出200TB以上的产品,如闪迪的256TB NVMeSSD、铠侠的KIOXIA LC9系列(业界首款245.76 TB NVMe™SSD)、美光的6600 ION SSD,单盘容量可达245TB。

03、CXL:引领服务器架构的下一次革命

CXL是一种开放的高速互联协议,它允许CPU、GPU、FPGA和存储设备之间实现内存一致性(Coherency),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服务器架构。

2019年,英特尔、思科、戴尔EMC、Facebook、Google、HPE、华为以及微软成立CXL联盟。不久后三星、AMD等相继加入,其成员已超过200位,该联盟旨在共同发展CXL开放互连技术并制定相应规范。

三星不久前宣布将于2025年下半年发布CXL新品,并强调CXL内存扩展技术正在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替代方案;SK海力士在FMS 2025展会上也展出了CXL内存模组-DDR5(CMM-DDR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打工人出差又烦又累?阿里商旅推... 8月28日,阿里商旅发布一站式AI商旅解决方案。阿里商旅AI包括员工差旅智能体和企业管理智能体两大模...
【2025数博会】南方电网:电... 8月28至30日,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在贵阳举行。南方电网公司以“数聚电网·智...
科技赋能筑根基 创新驱动谱新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航空报) 何川 中航重机将科技创新作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以“构...
厦门CNC数控车床加工中的材料... 在现代制造业中,数控车床加工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尤其是在高精密零件的制造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控...
9月7日至8日凌晨可赏月全食 一场震撼人心的天文奇观即将上演。记者从深圳市天文台了解到,9月7日夜间至8日凌晨,我国将迎来一次观测...
美16岁少年自杀,家人指控Ch... 近期,一起涉及美国加州家庭的悲剧性事件,将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上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
阿里云超预期增长:增速26%创... 央广网北京8月29日消息(记者殷雨婷)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新季度业绩,阿里云实现超预期增长,...
青翼物联:智能设备的“专用网络... 本文将深入探讨4G物联卡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景、技术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揭开智能设备“专用...
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打好灾害防... ■记者 史超 通讯员 张仕昕 雷腾飞 近年来,陕煤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二号煤矿锚定煤矿灾害防治这一安全...
无人机灾害现场勘察平台如何重塑... 在灾害发生的危急时刻,第一时间的信息是黄金,是生命线。传统的灾害现场勘察往往受制于环境险恶、通行受阻...
消费创新、智能向善,看人工智能... 新华社北京8月27日电(记者陆宇航、余蕊) 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AI正在改变科研方向和创业方式 圆桌对话现场 来源:AFAC2025金融智能创新大赛 “AI同质化竞争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内卷’,但‘...
国家发改委:实施“人工智能+”...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报请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
AI与数据库双向赋能,达梦靠自... 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数据存储与处理核心载体的数据库,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数据库与AI...
华为推出系列AI SSD,打破... 8月27日,华为数据存储AI SSD新品发布会举行。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发布面向...
2025哪款开放式耳机性价比高... 开放式耳机的卖点在于舒适和安全感,但是否能兼顾音质体验感,才决定了它能否替代传统耳机。那么,2025...
掘金AI时代产业红利,企业们为... 全栈技术能力、生态开放度与行业渗透深度,正取代传统堆卡、堆资源的规模和成本竞争,成为云厂商新的竞争壁...
引领企业即时通讯软件三大进化路... 敏信即时通讯作为企业即时通讯领域的创新者,始终关注组织沟通效率与数据安全的核心诉求。随着混合办公场景...
原创 中... 这几日科技圈又炸锅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巨头,英伟达的创始人不仅能精准的捕捉到市场风口,更是眼光...
从行程规划到目的地服务,马蜂窝...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8月28日,马蜂窝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