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光谷青桐汇Ultra”量子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场暨量子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武汉举行。作为光谷青桐汇首次聚焦未来产业的对接活动,其通过专家分享、项目路演、多方协同,为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搭桥梁,助力武汉打造全球量子科技产业化重要节点。
活动中,业内专家深度解读产业态势。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韩玄指出,量子科技涵盖通信、计算、精密测量三大方向,武汉依托一流科研院所与光电子产业优势,兼具科研与转化实力;光子盒顾成建发布报告称,全球量子企业近千家,中美核心企业占比近50%,2025年全球量子技术融资总额呈V型回升。
10家企业及科研团队登台路演,聚焦两大领域。量子精密测量方向,武汉市蒽微光电量子电流互感器、中科坤德“100%国产化铷原子钟”等6个项目对接产业需求,部分成果打破国外垄断;量子通信领域,中科问天量子安全物联平台、上海循态量子超300公里保密通信技术等,突破多项技术瓶颈。
活动还组建“青桐Venture Lab”,专家、投资机构等闭门研讨产业化难题。武汉光谷芯光量子科技投资基金明确,将以“投早投小”策略,提供10-15年资金陪伴,覆盖技术攻关到场景落地全周期。
作为量子精密测量策源地,武汉推动光谷成为成果转化阵地,湖北省约30家量子企业多聚集于此。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2035年破8000亿美元,武汉计划三年内推动本地量子产业规模从十亿级跃升至百亿级,冲刺中国量子产业“第三极”。此次专场活动,既是光谷培育量子科技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也为我国未来产业注入新动能。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 刘坤 牛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