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外媒报道,英国电信运营商科尔特的内部系统确认遭受了网络攻击。作为主要的电信服务提供商之一,科尔特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30个国家均开展业务,拥有7.5万公里的光纤网络,连接着900个数据中心。该公司强调受影响的系统与客户基础设施是分开的,但被盗文件包括一百万份包含员工薪资数据、财务信息、客户合同、高管和员工个人详细信息、网络设计和软件开发文件。
起初,该公司仅宣布出现 " 技术问题 ",并未确认是网络安全事件。不过,在后续的状态更新中,说明了事件的性质。
为规避风险,该公司不得不让特定系统下线,这影响到了包括科尔特在线平台和 Voice API 平台在内支持服务的运营。目前,科尔特在线平台已无法运用,公司建议客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科尔特,但需注意回复速度会比平时慢。
该公司强调,受影响的是支持服务系统,而非核心的客户网络基础设施。科尔特表示已就该事件通知了有关部门,但未提供关于攻击者身份或攻击类型的任何细节。
与此同时,当地时间8月20日,比利时电信运营商Orange发表声明称,该公司在7月底遭受网络攻击,85万个客户账户的数据被未经授权访问。声明称黑客入侵了一个包含姓名、电话号码、SIM卡信息、PUK码和资费套餐等信息的系统。但该公司表示客户的密码、电子邮件地址或财务信息等关键数据未遭泄露。
从运营商网络安全防护来看,此次运营商事件暴露出其防护体系存在着漏洞。作为拥有庞大光纤网络与数据中心的电信巨头,本应构建起 “多层级、全维度” 的防护屏障,但从结果来看,攻击者仍能突破防线窃取海量敏感文件,这说明运营商在内部系统访问管控、数据加密存储以及安全威胁实时监测等关键防护环节存在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