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8月25日消息(记者邵玉琴 实习记者赵函御)第十三届内蒙古人才周系列活动——高价值创新成果专利转化推介会(人工智能)暨2025年“蒙科聚”重点发布会于8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赵函御 摄)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主办,以“广纳英才··聚智兴蒙,聚焦人工智能创新赋能,推动重点产业强基提质”为主题。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郝喜红,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于潍等出席并致辞。
郝喜红指出,人工智能是内蒙古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蒙科聚”平台已汇聚量子通信、工业机器人、农业智能装备等一批高价值成果。科技厅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更多高质量成果在本地转化应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于潍强调,人工智能在能源、农牧、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次活动聚焦成果转化,契合自治区科技“突围”战略和产业升级需要,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
在主题发布环节,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推出《专利产业化AI供需对接系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介绍了《特种机器人发展契机与中试训练平台构建》成果。
多家单位随后发布创新成果,包括无人驾驶激光除草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工业巡检应用、量子+产业融合、AI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工业视觉与白光干涉仪技术应用,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作物表型系统。
签约仪式上,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与蒙科国盾量子签约“量子星座项目”,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签署“作物表型系统项目”,云养牛公司与内工大人工智能研究所合作开发乳试纸识别程序,晶泰环境与蒙科公司签约开发化工厂巡检四足机器人。
会议还发布了2025年内蒙古人工智能领域高价值专利及企业技术需求清单。自治区有关单位、高校、园区、企业等近200人参加活动。此次会议汇聚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成果,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一篇:如何提升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
下一篇:三峡升船机开启第5次年度“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