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在DeepSeek出来之前,我们认为跟AI没关系,但DeepSeek是一次全民教育,让大家都可以做自己的大模型和智能体。”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叶海强在今天开幕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期间表示。
谈及对大模型的认识,叶海强对搜狐科技表示,对它的认知会有一个规律,在DeepSeek之前,“我们认为AI是大厂华为、百度、阿里的事”。
不过,随着DeepSeek的爆火,叶海强的这一想法改变了。今年7月,这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发布“ASIC+AI”战略,围绕自研ASIC芯片和大模型应用进行业务重构。
“AI这件事,每个人、每家公司都得去想,但真正想明白非常难。”叶海强表示,现在国内外智能体都很热,但现在的AI商业应用,在Coding上有些效果。所以提出AI For Process(流程),推动公司的研发流程、服务流程因AI而改变,把人给释放出来。
对于普遍亏损的安全公司而言,背后是巨大的成本压力,山石网科也尚未盈利。叶海强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大家搭的模型都差不多,需要大量的人去做服务,去做研发,去做交付,而产品同质化、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竞争,“这是一个红海”。
今年6月,山石网科宣布全面接入阿里云通义灵码。叶海强介绍,用了之后,公司研发效率提升25%,“这就给我了信心,怎么把研发成本往下压,在coding上尝到甜头,再去想怎么让整个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提升。”
据了解,目前山石网科在设备运维、数据安全、安全运营等方面都推出对应的智能体,并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进行收费。
对于智能体的商业模式,目前业内也在探索,包括不限于传统的Saas模式、私有云定制等,目前业内还出现了一种名为Raas(效果即服务)的新模式。
叶海强表示,初期还谈不上商业模式。“过去中国做安全软件,包括SaaS市场发展地不是特别好,中国客户不是那么好琢磨的。”
同时,跟国外相比,中国安全市场有非常大的不同,国外公有云公司是安全公司重要的客户,不会自己做安全。但中国云公司都会发展自己的安全能力,最大的客户没有了。
“中国的安全厂商比客户还多,大的小的好几千个,细分领域多,低水平、随便化重复竞争。”从客户群体来看,国有企业占大量比例,决策跟民营决策流程不一样,美国模式在中国常常水土不服。
叶海强强调,智能体要去跟场景结合,最后看需求是不是满足。“商业模式能不能走得通,还不一定,只不过现在不说不行,不说就落后了。”
除了AI For Process,山石网科还提出ASIC For System战略。去年10月,这家公司花了四五年时间自研的28nm的ASIC安全芯片一次性流片成功,成为全世界继NetScreen、Fortinet之后,第三家走ASIC路线的安全公司。
谈及为何要自研芯片,叶海强表示,山石网科创始人就来自NetScreen,有相关基因背景。更为重要的是,在内卷的市场竞争下需要体现差异化,打造效率更高的安全系统,解决国产CPU过去的差距问题,推动产品性能会进一步稳定、高效。
“今年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ASIC平台切换,所有产品线从过去的平台转到ASIC平台上,保证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稳定性,如果切换不成功就是灾难。”
据介绍,山石网科的自研ASIC将在今年四季度小规模上市,明年一季度量产。叶海强表示,ASIC出来之后,公司产品线宽度会进一步增强,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帮助商机增长。
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叶海强表示,最近两年公司在进行组织优化调整,未来三年内希望通过ASIC芯片实现盈利,推动营收从10亿到15亿到20亿的跨越,让公司在行业排名向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