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大众新闻推出“走在前、挑大梁·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各产业链上的骨干企业蹲点采访,展现山东加快全产业链布局、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的典型成效,以及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品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青岛国实科技通过数据钥匙打开海洋产业新大门
激活沉睡的深蓝宝藏
“小青,青岛海上的渔船都在哪里?展示一下近期的轨迹图。”近日,在青岛国实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国实科技集团”)的信息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唤“小青”,屏幕上瞬间呈现出青岛海域所有渔船的实时坐标与运动轨迹——这个由海洋大模型“海悟”驱动的智慧管理场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发布仅一年多,“海悟”大模型已实现相关销售额超5500万元,服务50余家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大型涉海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竞逐的时代,这家青岛国企用“数据钥匙”率先打开了海洋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大门。
海洋蕴藏着巨量数据,却长期面临采集成本高、流通壁垒多、开发利用难等痛点。“许多单位有盘活数据的意愿,却苦于缺乏安全有效的流通渠道。”国实科技集团旗下信息公司负责人孙辉道出行业困境。
依托青岛独有的崂山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等科研集群优势,国实科技集团建成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用创新机制激活“沉睡”的深蓝宝藏:数据提供方将加密数据存入平台获取资产凭证,需求方付费解锁使用,全程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可追溯交易。这一模式破解了海洋数据确权、定价与流通的核心难题,成功汇聚全国四分之一的海洋数据资源,总量超50PB,覆盖海洋环境、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292类数据。
平台上线两年,交易额突破3500万元,撬动上下游产值超5亿元,成为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的“数据引擎”——其新一代波浪传感器研发效率的跃升,正得益于平台提供的精准海洋环境预报数据。“特定海域风场、海浪等数据很难获得。现在,有了精细化海洋环境预报数据,研发应用效率显著提高。”该公司总经理孙超说。
数据的澎湃流动,为国实科技集团锻造海洋垂直大模型奠定了基石。当通用大模型难以深入专业海洋场景,2024年5月问世的“海悟”选择另辟蹊径:不追逐参数规模的光环,专注解决防灾减灾、渔业安全等现实痛点。在山东、福建等海域,这套系统推动渔船监管从“人盯屏幕”转向智能预警,海上执法从“大海捞针”升级为精准锁定。
作为市属国企,国实科技集团正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的海洋AI全生态。其国家新一代海洋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支撑27项“戈登贝尔奖”应用成果及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孵化出海洋预测预报、智慧港口、海洋生物医药等专业大模型;与山东港口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创新实验室,在建的全国首个海洋可信数据空间,将链接千家涉海单位,激活数据价值。
“技术创新必须与业务场景像齿轮般精密咬合。”孙辉的总结道破了其中的关键。当行业竞争进入“用户用起来是否真爽”的务实阶段,国实科技集团以数据破壁、以专业立身、以实效作答的发展路径昭示:激活“深蓝宝藏”的核心密码,在于让技术真正解难题、创价值,在服务海洋强国的浪潮中,澎湃新质生产力。
随着全国首个海洋大数据交易平台持续升级,“灵龙”智能体走向深海,这条“数据要素×海洋经济”的创新之路,正为山东乃至全国开辟出蔚蓝色的发展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