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鲜速递
以下是关于“人民日报评英伟达被约谈”事件的核心要点梳理,综合多方信息(包括官方评论、技术分析及行业影响):
🔍 一、事件核心焦点:H20芯片的安全风险
风险性质
远程操控隐患:H20芯片被曝存在“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美国议员此前提出《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出口芯片必须配备此类功能以确保“合规使用”,而英伟达技术已实现成熟应用。
潜在威胁场景:若风险触发,可能导致新能源汽车行驶中动力切断、远程手术设备黑屏、支付系统失灵等严重后果。
法律依据
约谈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英伟达提交漏洞后门问题的技术说明及安全证明。
💬 二、英伟达的回应与争议
公司声明
英伟达否认芯片存在“后门”,称“不会允许任何远程访问或控制途径”,但未直接回应“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功能是否嵌入。
舆论质疑
美国议员比尔·福斯特被曝光的草案显示,未来出口芯片将强制配备远程控制功能,削弱了英伟达声明的可信度。
黄仁勋7月访华时高调宣传H20芯片解禁,但未提及安全风险,被指“表演性合作。
🌐 三、国家安全与全球案例警示
安全即生命线
人民日报强调网络安全与国土安全同等重要,援引俄罗斯公共服务遭黑客攻击、美国星链故障导致全球6万用户断网等事件,警示“安全归零则一切归零。
H20芯片数据默认经新加坡中转至美国,违反中国数据本地化存储规定,加剧安全担忧。
外资企业底线
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需严守法律红线,尊重中国监管要求,以诚信换取信任。
⚡ 四、国产替代加速与技术自主
国产芯片突破
性能替代:华为昇腾910B性能达H20的85%-105%,寒武纪思源370已打入国有银行系统,国产AI芯片市占率三个月内从14%升至34.6%。
政策支持:国家大基金三期投入3000亿攻坚先进制程,多省市要求2025年新建智算中心国产芯片占比超50%(上海)、70%(广东)。
博弈本质
美国解禁H20实因国产替代已实现封锁策略破产。若英伟达无法自证安全,将重演思科在中国市场份额骤降的结局(从60%降至不足10%)。
💎 五、核心诉求与未来走向
中方立场:要求英伟达开放核心代码接受安全审计,否则H20可能退出中国市场。
行业启示: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安全底线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
《人民日报》结语:
“外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尊重中国法律、严守安全红线是基本前提……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场围绕芯片安全的博弈,注定没有妥协空间。
📊 六、市场影响与资本动向
💡 启示与反思
安全高于性能:芯片漏洞揭示数字时代最严峻悖论——技术捆绑国家利益时,商业逻辑无法独立存在。
技术主权优先:中国以“法律规制-产业扶持-公众参与”构建防御体系,推动进口芯片白盒检测及国产替代。
全球产业链重构:美方“技术殖民”策略适得其反,加速中国自主可控进程,并为数据主权博弈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