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主宰”是怎么被发现的?
创始人
2025-07-28 22:00:34
0

有人说,微生物才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命的“主宰”,而人类的生存与进化只不过是利用其智慧与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难以用人的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博弈和共生的历史。

列文虎克的发现

17 世纪中叶,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且能放大 266 倍的原始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在雨水、污水、血液、体液、酒醋等液体以及牙垢中,发现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他称作“微动体”),并把这些“微动体” 描述为球形、杆状和螺旋状等形态。列文虎克的发现无疑为微生物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由于当时人们的忽视,导致对微生物的研究直到 19 世纪还停留在形态描述的低级水平上。

人类与微生物共存(日 / 草间弥生)

发现与治疗:世纪之交的主题

19 世纪末之前,人们还不清楚正是微生物这些“小东西里的一些‘坏东西’”(各种病毒)是导致人类历史上很多“大灾难”(瘟疫)的罪魁祸首。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微生物学迅速发展并分化。比如在病毒学方面,1892 年,俄国人伊凡诺夫斯基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病毒);1897 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牛口蹄疫病毒;1901 年,美国人分离出了黄热病病毒。

随之而起的是化学与抗生素治疗技术的发展。1909 年,德国科学家欧立希合成了治疗梅毒的化学药物—申凡钠明和新申凡钠明;1928 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弗来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盘尼西林),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弗莱明科学肖像(绘图 / 刘夕庆)

屠呦呦的发现

在抗击病毒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传统而伟大的中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1972 年,屠呦呦和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 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她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 年 10 月,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科学肖像(绘图 / 刘夕庆)

2003 年,中国爆发了由 SARS 冠状病毒引起的“非典”疫情,17 年后中国再次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攻击。疫情的爆发告诫我们不能仅仅只满足于那些显而易见的日常生活需要,而且还要居安思危,特别关注那些不可见但可能会影响我们正常身体和生活秩序的“无形之物”—在某种意义上讲,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可能更基础或更重要。

从列文虎克发现细菌,到新型病毒的冲击,人类与微生物的博弈从未停歇。疫苗、抗生素是对抗的武器,共生共存是永恒的命题,未来也将继续书写这奇妙的共生篇章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宁波安贝智能控制技术取得线路板...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宁波安贝智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2025第七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 7月28日,2025第七届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活动现...
学生“非遗+AI”优秀作品亮相... 中新网上海7月28日电(记者 陈静)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宏正电脑取得侧开结构计算机机箱... 金融界2025年7月2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州宏正电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侧...
新时代好少年丨科技强国 少年担... 唐一允(右一)拿着机器人跟小伙伴一起讨论如何优化机器人的程序和结构。 □刘瑾怡 胡海斌 文/图 以代...
陕图高新馆区|“日常AI工具体... 7月26日下午,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二楼中厅座无虚席,“智启未来・阅见新声”第二期讲座“日常AI工具...
WAIC 2025观察:算力竞... 记者 郑晨烨 7月28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落幕,超过7万平方米的展区、8...
雅培将携多款创新成果亮相第八届...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雅培宣布将再次参展进博会。今年,...
斑马智行联合通义及高通首发端侧...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
为什么笔记本越用越烫,而超级计... 现代超算的发展正在打破“性能越强,功耗越高”的传统认知。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便是如此—...
机器人霸屏WAIC,“超级打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实习生吴佳芸 上海报道 遛机器狗、进厂拧螺丝、下...
原平经济开发区举办煤机专业镇数... 7月25日,原平经济开发区举办煤机专业镇数字化转型成果展示会。会议聚焦“数实融合、数智赋能”,通过分...
WAIC最火终端!AI眼镜迎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静怡 上海报道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款款形态各异的A...
解码46亿年地球史诗!浙江省科... 7月28日下午,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走近国之重器”年度特别策划——深时数字地球大科学计划主题...
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A... 作为上海模速空间“北斗七星”企业之一,MiniMax创始人、CEO闫俊杰近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
2025年深圳人工智能推介活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涂竞玉 近日,由深圳市投资促进局、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
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揭牌 ... 人民网上海7月28日电 7月27日上午,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
地球“主宰”是怎么被发现的? 有人说,微生物才是我们这个星球生命的“主宰”,而人类的生存与进化只不过是利用其智慧与微生物(包括细菌...
垣信卫星13.36亿元招标,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垣信卫星一份13.36亿元的火箭发射服务招标公告,在趋于平稳发展的商业...
AI浪潮下人人可写科幻? 7月25日,《科幻文学研究手册》读者见面会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举行。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