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7月28日电 7月27日上午,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介会正式揭牌成立。作为上海市首批数据创新实验室、浦东新区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核心平台和张江科学城数据赋能先导产业关键载体,实验室将以医疗健康数据为突破口,深化数据要素配置机制,构建“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数据开发利用体系。实验室预计8月底在模力社区正式投入运营。
据悉,实验室将通过接入市里数据、汇聚区里数据、链接市场数据,形成医疗健康数据要素的首发汇聚。市级数据:依托全市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平台,对接全市公共数据目录及医疗卫生健康相关脱敏样例数据。区域数据:浦东新区区属医疗机构相关标准脱敏数据单元,通过可信数据空间实验室专区,实现安全接入。市场数据:通过数商主体,整合跨区域医疗健康数据目录、专病数据集等高质量数据集,形成多元化数据供给体系。
在安全上,实验室在模力社区构建安全可控、协同高效的物理设施,采用红区、黄区、绿区严格分级管理,在客户需求一线为用数单位提供全流程覆盖、一体化集成、一站式服务的数据开发环境。绿区(准入审核):用数单位入场申请与审核,沟通数据需求。黄区(小试中试):在安全防护下,用数单位开展数据目录/样例查询、数据开发小试、中试及算法验证。红区(生产):在严格管控下,由实验室运营主体进行真实数据环境的数据生成,经审核后导出交付用数单位。
基于上述数据资源和物理环境,生物医药企业可围绕从早期发现到上市后评估全过程场景需求,开展数据开发。通过挖掘疾病的生物学特征、人群分布特征、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洞察提供支持;通过挖掘疗效不佳、不良反应等未被满足临床需求,为候选药物设计提供支撑;通过挖掘临床试验与有效性验证数据,为临床试验方案优化提供支持;通过挖掘真实世界疗效评价、上市后药物安全监测等,为治疗方案优化、适应症拓展等提供真实世界证据。同时,实验室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与数据双向赋能,一方面引入AI工具,辅助数据产品生成,助力提升数据开发效率;一方面与企业探索共建全周期、多模态的高质量医疗语料,更好支持模型开发。
实验室将着力强化四方面安全保障措施。统一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接口要求,确保基础设施安全。做好红黄区的严格物理隔离和网络隔离,确保场所管理安全。做好运营人员、用数单位人员、访客人员的分类管理,确保人员管理安全。做好伦理及安全审查,确保数据使用安全。
据悉,实验室以2025年内“出功能、出成效”为目标指引,将通过需求牵引赋能企业、开放合作激活生态、场景深耕打造标杆,力争年内服务企业超100家、合作开发主体突破10家、落地标杆案例10个以上,切实为浦东新区先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数据引擎、注入创新动能。
上一篇:地球“主宰”是怎么被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