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女教授刘冰玉:既是航天员家属,也是博士生导师,光环等身
创始人
2025-07-21 15:21:10
0

2023年5月30日,在全国人民的期待和关注下,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新的重要步伐。

在全国一片欢庆的氛围中,许多人注意到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细节——这次飞行的航天员队伍中,有一位航天员戴着眼镜。

以往我国的航天员选拔主要从身体条件极佳的优秀军用飞行员中进行,而军队对飞行员视力要求极高,基本不允许近视,因此几乎没有航天员佩戴眼镜。

但这一次,除了传统的飞行员选拔标准之外,出于科研任务的考虑,还首次从航空领域的科研专家中选拔了一名身体素质优异的航天员,他就是桂海潮。

除了桂海潮本人备受关注,他的妻子刘冰玉也因其聪慧和美丽,逐渐进入了公众视野,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那么,桂海潮在成为航天员的道路上经历了哪些坎坷和挑战?他和刘冰玉之间又有哪些温暖动人的故事呢?

桂海潮是一名80后航天专家,今年37岁,目前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在学术领域的表现同样耀眼,累计发表了30多篇SCI学术论文。

他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与他早年在逆境中培养出的坚韧毅力密不可分。

1986年,桂海潮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的一个贫困县——施甸县。

当时家庭经济条件非常拮据,常常因生活所迫而捉襟见肘,但小桂海潮自幼懂事,明白唯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成长在偏远的山区小村庄,但他从未放弃仰望星空的梦想,他最敬仰的人便是我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

桂海潮深知,若想实现飞天的梦想,必须通过刻苦学习走出大山。

从小学到高中,他除了学习几乎没有其他兴趣爱好,身边的同学都说:“他总是教室里最后离开的那个,早晨也是最早来开灯的人。”

正因如此,他的努力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始终稳居班级第一名的位置。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成绩出众的桂海潮将会考入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然而,2003年一件划时代的事件,让他的少年航天梦再次燃起,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3年,我国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在太空中的首次飞行。

这件事对当时正在读高二的桂海潮震撼极大,他决心投身国家的航天航空事业,实现儿时梦想。

因此,他在高三时毅然放弃了进入清华北大的机会,选择填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并凭借优异成绩被录取。

进入大学后,桂海潮没有放松,反而比高中时期更加刻苦钻研,因为他知道大学里的优秀学生太多,竞争更加激烈。

对桂海潮而言,大学是他人生的另一个重要起点。

经过四年的努力学习,他成功获得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拜在我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技术权威专家徐世杰教授门下。

连徐教授都盛赞他:“他可能不是课题组里最聪明的,但无比勤奋,所有研究任务都高质量完成。”

2014年,桂海潮用9年时间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然而,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突破。

博士毕业后,他申请到加拿大约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教授指导,专注于航天器姿态与轨道一体化控制技术的研究。

完成海外深造后,他选择回国任教母校,凭借扎实的科研成果,迅速入选多项人才计划,不断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桂海潮报名参加我国航天员选拔,虽然他的体能素质与飞行员出身的竞争者相比稍显不足,

但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和勤奋,在日常训练之外加强体能锻炼,最终顺利通过各项严苛的考核,成为我国首位从航天科研专家中选拔的航天员。

俗话说,背后总有一位默默支持的女性。桂海潮的妻子刘冰玉,便是他的坚强后盾。

刘冰玉来自东北,除了支持丈夫外,她本人也是一位极其优秀且努力的女性。

她的学业堪称“开挂”模式:200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专业,并顺利取得英语双学士学位。

随后,她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经济法学专业,并在此期间赴德国汉堡大学访学,获得欧盟国际法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她又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学博士,专攻国际环境法与海洋法领域。

在学习期间,她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活跃于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地学术圈,获得了良好声誉。

2016年,博士阶段的刘冰玉主动申请联合国环境署条法司实习,历时半年,得到实习单位高度评价。

她还曾赴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工作半年的时间。

谈及为何如此努力,她坦言:“我希望通过多参与国际实践,为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与桂海潮一样,学成归国,她也立志报效祖国,为国家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二人在求学和实习过程中通过朋友介绍相识,逐渐相知相爱。

虽然专业不同,但两人因相似的出身背景、对知识的热爱、对星空的憧憬,拥有许多共同话题。

最终,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育有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尽管如此,两人依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各自的事业中。

生活中,他们琴瑟和鸣;工作上,互相支持鼓励,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为国家做贡献。

即使身为航天员,桂海潮仍不忘担负教学职责。

作为博士生导师,他指导硕士和博士生,坚持在太空中通过线上会议监督学生的科研进度,反复叮嘱:“实验要按时完成,论文别再拖延了……”

这也成了他的学生和《中国航天报》记者们口中的趣谈——毕竟,不是谁的导师都能在太空中督导学生。

尽管对科研细节要求严格,桂海潮在与学生相处时却极具亲和力。

每当学生遇到困难,他都会耐心倾听,帮助分析原因,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鼓励学生重新振作。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取得优异成果,毕业去向也非常理想。

此外,桂海潮还在太空中开设“天宫课堂”公开课,致力于将航天知识和梦想传递给更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他亲自在轨道空间站进行实验验证,向地面学生讲解科学知识,激发了无数青年的探索热情。

因身处太空无法照料家庭,刘冰玉便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女儿和家庭的重任,从不抱怨。

值得一提的是,刘冰玉本人也是副教授,肩负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在记者采访中,她展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独到见解。

作为一名留学归国人才,她鼓励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利用‘一带一路’的机会,多出国开阔眼界,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她分享了自己申请国外名校、进入联合国和海牙国际法庭实习的宝贵经验,鼓励年轻人勇敢尝试,不畏失败,“机会是靠争取来的。”

她还叮嘱大家:“学成之后,要结合我国国情,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推动我国法律事业的进步。”

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看,桂海潮与刘冰玉夫妇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正因为他们经历的来之不易,才更懂得珍惜学生、悉心培养,希望这份薪火能够世代相传。

2023年10月31日,桂海潮与另外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地球。

归来后,他继续投身科研与教学,致力于培养更多航天人才。

或许未来,他还将重返太空,或是他的学生将追随他的足迹,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正是有无数像桂海潮和刘冰玉这样踏实努力、默默奉献的人,才让我们的国家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

在此,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家庭幸福美满,事业蒸蒸日上,也期待这对夫妇继续为科研事业奉献力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接班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邢台路桥取得煤矸石原料处理与筛... 金融界2025年7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邢台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煤...
隆华科技吸波隐身材料EPMI获... 日前,隆华科技控股子公司湖南兆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碳基吸收剂的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吸波泡沫(EPMI...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量攀升,应... 中国日报7月21日电(记者 曹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
嘉兴南湖为药械监管装上“智慧脑... 近日,嘉兴市南湖区正式上线运行全省首个医疗机构药械智慧监管平台,着力破解小诊所、小医疗美容机构等“三...
1529 元起的性能王!OPP... 7 月 21 日,OPPO 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 K13 Turbo 系列机型,包括 OPPO ...
押出机远程监控运维管理物联网解... 在当今工业生产领域,押出机作为电缆电线行业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关乎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随着制造...
兰州新区:创新促升级,破茧自成... 兰州新区作为全国第五个、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甘肃省“强省会”发展行动的产业主战场,担负着重要的...
又一GPU独角兽启动IPO辅导...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证监会官网显示,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博半导体)于近日...
折叠屏iPhone首发!苹果马...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知名苹果爆料人Mark Gurman称,苹果很快就会启动iOS 27的开发工作...
会给自己换电的人形机器人拿下近... 人形机器人企业正密集中标“大单”。日前,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
中国智造精彩亮相2025机器人... 人民网巴西萨尔瓦多7月18日电 (记者宋亦然)2025年机器人世界杯正在巴西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举...
睿海光电光模块产品应用场景全景... 睿海光电光模块产品应用场景全景解析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模块供应商,睿海光电(REALSEA)凭借全速率...
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完... 日前,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在河北秦皇岛完成交付,这是全球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完全...
黑洞边缘奇遇:竟能目睹自己的背...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隐藏着一个令人着迷而又神秘莫测的天体——黑洞。想象一下,如果有人胆敢冒险接近黑洞...
器械导入润滑剂如何降低腔镜手术... 腔镜手术(如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通过小切口将套管插入体腔,再通过套管导入内窥镜和各种手术器械(...
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加速集聚 前海...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探访零重力飞机工业南方总部,就能看到270...
机器人“掌勺”请客 智能餐饮借... 近日,“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热度持续攀升,13支球队以城市之名为荣誉而战,在绿茵场上诠释体育...
常州合卓机电取得液压控制阀块加... 金融界2025年7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常州合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液...
原创 很... 人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现代科学的主流观点就是达尔文的那一套。 不过,很多奇妙的发现和猜想似乎试图改...
从田间到舌尖绿色总动员:农业链... 当光伏板为冷链物流供电,当传感器实时监测榴莲的温湿度,当区块链技术让每一批农产品都拥有可追溯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