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徐美)探访零重力飞机工业南方总部,就能看到270°全景观景舷窗,5分钟就能极速换电的低空载人飞机“鹊飞”模型,以及电动固定翼飞机、倾斜旋翼等飞行器模型;在泽芯(国际)无人机测试中心,学员们正热火朝天进行无人机竞速训练、无人机电子竞技模拟……近日,记者分别走进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前海妈湾片区看到,丰翼科技、零零科技等一批低空经济头部企业正集聚前海,这里已初步构建了技术研发、整机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测试、适航服务、展览展示、竞速比赛、低空教培的全产业链体系,一个新的低空经济高地加速崛起,助力更多企业“飞得起来”,更“飞出价值”。
强生态:
龙头企业“抢滩”布局,打造全链条产业体系
随着教练一声令下,飞场内两架无人机迅疾起飞,只见其灵活避障、环绕飞行,速度最快时,甚至只能听见无人机发出的嗡鸣声,难以用肉眼捕捉其确切位置。飞场外,两位竞赛者头戴飞行眼镜,手持遥控器,专注沉稳地控制着各自无人机的飞行路线和速度,上演着一场空中版的速度与激情。这是记者在泽芯(国际)无人机测试中心看到的精彩一幕。
“我们的场地是全深圳唯一一个达到国家级赛事和训练标准的场地,目前也是深圳市区规模最大的测试基地,我们的穿越机最快时速可达300公里,这里不仅有穿越机赛事和训练,还有无人机足球、无人机模拟器等多样化的赛事基地设置。”泽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蔡怡泽告诉记者,
今年7月,该公司在蛇口建设的泽芯(国际)无人机测试中心投入使用,这里占地面积超12000平方米,集无人机技术测试、飞行训练、赛事运营、研学教育和电子竞技于一体,成为综合化的无人机场馆。
与泽芯未来仅一墙之隔,零重力深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这一侧将建设成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生产车间,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能够满足每年100架的年产能,我们还同步建设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和大型测试场。”在蛇口价值工厂,零重力深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贾思源说,他们是深圳市首家大型载人eVTOL整机研发制造企业,项目生产基地预计在今年年底交付,2026年初投入运营,将主要承担“鹊飞”多旋翼eVTOL的研发与生产,填补深圳eVTOL整机制造空白。
如今,前海蛇口区域已初步形成覆盖技术研发、整机制造、场景应用、飞行测试、展览展示、竞速比赛、低空教培等全链条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雏形。
招商产园产业研究院院长罗锋表示,前海-蛇口低空经济主题产业园以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飞行服务及飞行保障为核心,以低空产业融合应用为重点,纵向贯通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推进构建“智造引领、应用示范、跨境协同、产教融合”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筑高地:
深港联动创新引领,助力低空企业筑梦全球
前海一批低空上下游企业已取得行业领先成果。顺丰旗下丰翼无人机载重和航程全国第一,开通前海飞珠海、中山跨城跨海航线,零零科技运动飞行相机斩获今年BEYOND Awards 2025创新大奖,泽芯未来打造首个中国国家无人机竞速队训练中心等。同时,前海、宝安区、南山区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航线开通、办公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低空企业政策扶持,助力前海加快探路“天空之城”,构筑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前海所在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宜低空企业发展,不仅可以依托前海湾开展低空观光等旅游场景,也可实现前海飞珠海等大湾区周边城市的低空交通等场景,目前我们收到‘鹊飞’意向订单近1500架,将主要应用在低空文旅、特种应用等场景。”贾思源说。
蔡怡泽提到,依托前海,该公司能够享受到深圳在无人机产业链和供应链基础,以及相应的政策配套;同时前海作为深港合作区,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利用香港市场接轨国际,发展面向全球的无人机竞赛全生态业务。
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政务总监陈孝辉说,今年3月,丰翼无人机成为香港首批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试点企业,计划开通“香港数码港—长洲医院”“香港数码港—南丫岛”“香港长洲医院—南丫岛”等3条试行航线,以医疗紧急配送为切入点,助力提升香港智慧物流效能。
随着众多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加速集聚,前海将持续聚焦“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现代化、未来感”,以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低空经济领域技术、业态、模式和制度创新,构建“空域开放、场景创新、产业集聚、深港协同”的低空经济发展格局,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