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证监会官网显示,瀚博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博半导体)于近日启动上市辅导备案,拟A股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目前,国内头部GPU(图形处理器)芯片企业几乎已陆续启动A股IPO。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国产GPU厂商陆续IPO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7月21日,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IPO能够为企业筹集大量资金,将有助于国产GPU行业技术研发加速,推动高端GPU技术突破;也将有助于产业链整合发展,建立完善自主可控的芯片生态。
创始人出自AMD,吸引到快手、阿里投资
官网显示,瀚博半导体是一家高端GPU芯片提供商,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地在上海,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IP以及两代GPU芯片,提供适用于通用计算和图形渲染的GPU产品。其两代芯片现已量产并商业化落地,助力大模型、智算中心、智慧工业、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智慧交通、数字孪生、工业软件、云渲染等应用落地。
在团队方面,该公司拥有500人以上的资深研发团队,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70%。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两位创始人都来自芯片巨头AMD。创始人兼CEO钱军拥有近30年高端芯片设计经验,曾带队设计量产业界第一颗7纳米图像处理器和AI服务器芯片;创始人兼CTO张磊是前AMD Fellow,有23年以上芯片和IP架构设计的丰富经验,负责AI、深度学习,视频编解码和视频处理领域。
辅导备案报告提到,钱军(直接持有并通过KJQ LP间接持有)与张磊(通过VASTAI Holding Company 间接持有)以及通过17家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公司42.1465%的表决权,二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并分别担任公司董事长、董事,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公司不存在直接持股30%以上的单独股东主体,无控股股东。
天眼查信息显示,瀚博半导体已经历6轮融资。最近一次的C++轮融资是在2025年4月27日,投资机构包括郑煤机、赛富投资基金、耀途资本等。
在此前的融资进程中,瀚博半导体也吸引到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快手、阿里巴巴、经纬中国、招商局资本、五源资本、真格基金、耀途资本、联发科、基石资本、天狼星资本等知名机构。
针对IPO等相关问题,记者已向瀚博半导体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竞逐万亿AI芯片市场,谁能成为“国产英伟达”?
随着中国AI下游应用市场的迅速扩张,AI计算加速芯片的市场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吸引各类芯片制造商的加入。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的AI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425.37亿元,激增至2029年的1.34万亿元,2025年至202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7%。
其中,GPU芯片凭借并行计算优势,主导深度学习训练场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大模型训练及科学模拟,在AI芯片市场中居主要地位。从国内AI芯片的细分市场看,GPU的市场增长速度最快,市场份额预计将从2024年的69.9%上升至2029年的77.3%。
目前,从英伟达、AMD等GPU行业巨头,到国内一众GPU企业,都在加速布局AI芯片赛道。
2025年2月8日,瀚博半导体宣布产品已完成DeepSeek-V3与R1全系列模型训推适配,单机可支持V3与R1 671B全量满血版模型部署,为广大企业提供高性价比和超低成本的私有化部署解决方案。
此外,近期科创板IPO获受理的两家GPU独角兽企业摩尔线程、沐曦股份也在加码AI芯片布局。根据招股书披露,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重点投向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AI SoC芯片研发等;沐曦股份拟募资39.04亿元,将用于投资新一代AI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据央视新闻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近期采访中提到,中国的AI市场,无论有没有英伟达都会进步。此前被问及AI训练时华为AI芯片能否取代英伟达,黄仁勋称这只是时间问题。
“AI芯片的爆发的确为国产GPU行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AI芯片是缩小与英伟达等芯片巨头差距以及构建可持续替代生态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对算力需求激增,国产GPU在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上具备优势。在AI与GPU融合趋势下,国产企业可通过优化架构提升能效比。同时,国产化替代政策持续加码,AI芯片有望成为突破技术封锁的核心抓手。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