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代甩箱换装现场图。何镇辛摄
近年来,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扣行业物流“精益高效、协调共享、绿色循环”发展方向,立足鄂西北山区物流运营实际,以全链条降本增效为核心,聚焦业务流程优化与智能技术应用,将“单元化甩箱”模式作为创新突破口,通过技术装备、作业流程、管理机制的系统性革新,实现从传统人工装卸向智能甩箱作业的转型升级。
聚焦新技术,破解中转难题
第三代甩箱换装过程图。何镇辛摄
十堰市局(公司)物流中心下辖1个直送区和5个中转站,承担全市1.5万余户零售客户的卷烟配送任务,年配送量近10万箱。此外,十堰地区地势起伏大,道路状况复杂,传统配送模式存在运载效能低、安全性不强等问题。为解决难题,十堰市局(公司)联合东风汽车公司,创新实施“单元化甩箱”模式。
该模式通过系统性技术迭代实现三大突破。第一代创新采用“一车多箱”运输架构,设计可分离式箱体,通过“大小车互换”作业模式,利用叉车实现车箱快速分离,初步解决装卸效率问题。第二代在箱体上集成太阳能/锂电双供电系统,配置温湿度传感、卫星定位、电子挂锁等智能设备,实现对箱内环境的远程实时监控,同步推行“一包到底”装箱模式,优化分拣装车流程,减少内部作业环节。第三代新增箱体外部液压支腿装置,单支腿承重能力达12吨,支持遥控器与机械开关双控模式,将操作流程优化为“支腿控制—倒车对位—锁孔固定”三个标准化步骤。
从第一代机械化换装实现车箱分离,到第二代集成智能监控系统优化分拣流程,再到第三代液压支腿突破场地限制,三代技术环环相扣,逐步实现了中转装卸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更新。从箱货一体的传统车型升级为车箱分离的可卸式车型,中转车核载量从400万支提升至504万支,提升幅度达26%,终端车核载量从104万支提升至168万支,提升幅度达61%,显著提升了运输能力。
重塑新流程,提升运营效能
第三代甩箱终端车车顶(配备太阳能板)。胡崑摄
十堰市局(公司)传统中转作业依赖人工装卸和笼车运输,单次中转耗时长达1.5小时,不仅影响配送时效,还导致卷烟破损率居高不下,年均维护费用高;同时配送终端场地条件有限,难以满足标准化作业需求。
面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十堰市局(公司)以第三代智能甩箱为核心,重构物流装卸转运全流程,结合全品规分拣线实现“一包裹”装箱,最终创新“甩箱快装快转”作业法。
该方法应用液压自卸技术,实现“车到即甩、箱落即走”,通过标准化对位、遥控卸箱、瞬时分离等步骤,将中转时间从1.5小时压缩至5分钟,彻底摆脱叉车依赖,突破山区场地限制。
以“甩箱快装快转”作业法为核心的流程重构,推动作业模式系统性升级,实现卷烟从分拣线直接按户、按线路打包入箱,全程无二次装卸、无重复清点,单趟减少人工搬运作业次数14次,减少搬运作业人员3人,中转装卸效率提升90%,大幅缩短末端配送时长,有效保障了卷烟完好率。
智能甩箱的应用还突破了固定场地的限制,可在多种场景下快速完成换装,有效解决山区“最后一公里”的场地瓶颈。
应用新材料,践行低碳责任
中转车辆。何镇辛摄
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号召,十堰市局(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甩箱模式创新。箱体采用轻量化、高强度的MPP复合板等环保材料,应用以400W太阳能光伏板为主、锂电为辅的供电系统。依托箱体智能传感设备与物流管理平台联动,实现卷烟在途状态、温湿度环境、装卸操作的全程可视化监控与可追溯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服务升级”双重目标,持续减少能耗与污染。
该创新通过箱体轻量化设计降低车辆空载能耗,结合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燃油动力,形成“材料—能源—运营”三位一体的减碳链条,成为十堰烟草践行绿色物流发展理念的有效举措。通过车型升级与甩箱高效作业模式的结合,年减少中转交接时长4200小时、单车组二次装车时长300小时,车辆周转效率提升近20倍,减少卷烟人工搬运4382吨,年降行驶里程5.52万公里,节约燃油费9.29万元,取消笼车更新节约8万元,实现部分线路“T+1”配送,卷烟破损率降至零。
“单元化甩箱”模式是十堰烟草物流破局山区配送难题的关键一招,通过“设备迭代—流程再造—管理升级”的闭环创新,实现了从“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的质变,是十堰烟草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功范例。
砥砺奋进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十堰市局(公司)将继续锚定行业现代化物流发展目标,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实干作为鲜明底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在行业物流降本增效领域持续深耕,为烟草物流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十堰经验,在新征程中书写更富活力的现代物流篇章。(图/文 刘衍、武慧慧、何镇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