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松
今年5月,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的安徽建工集团智能绿色制造(长丰)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全面投产。在不少人眼里,安徽建工集团是建筑领域深耕多年的行业标杆,但这座智能绿色制造产业园不仅打破了外界对企业 “专攻建筑产业” 的固有认知,更成为该集团向“智能”和“绿色”转型,推动多产业发展的最好见证。
波形梁护栏生产车间。人民网 胡雨松摄
新领域 新亮点
智慧交通安全设施就是产业园的核心业务之一。
进入7月,中午气温已逼近40摄氏度。走进产业园,近3万平方米的波形梁护栏生产车间,只听见机器发出阵阵轰鸣。在这里,每天都会生产近300吨波形梁护栏,为安徽省内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建设保驾护航。
“放在以往,遇到高温,生产肯定受影响,但现在都是自动化产线,只要盯着操作面板就可以,几乎不用暂停。”说话间,安徽建工集团智能绿色制造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人陈晓宝走进中控室,产线看板上清晰地显示着风机转速,烘干室温度等实时数据,“产业园5月才投产,还在磨合之中,数据为后续优化产线提供决策依据。”
“装配式”是产业园的一大特色。按照以往施工模式,当各类零部件到达工程现场后,需要再依据现场情况对零部件进行微调。但如今,包括波形梁护栏在内,产业园制作的各类产品送到现场后几乎是“即插即用”,不再耽误现场工时。
装配式房屋。人民网 胡雨松摄
零部件是如何做到从“厂房”到“现场”的无缝衔接?智能化和数据化是必由之路。
以波形梁护栏为例,该产品生产制作并不复杂,但由于皖北皖中皖南气候条件不同,对产品防腐工艺要求极高。在产业园一期,已经配备全自动公路波形护栏板冷弯成型生产线、热镀锌生产线及喷粉复合生产线,其中全自动喷粉复合生产线采用积放链输送工艺,集成国内外先进设计理念,实现环氧锌基与热镀锌喷塑双防腐工艺兼容,工件从下件到覆膜包装全程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徐淮阜高速宿州和淮北段使用的波形梁护栏,都是这里生产的。”指着全自动公路波形护栏板冷弯成型生产线,陈晓宝介绍说,如今,安徽省内外不少公路改造项目都在使用产业园生产的产品,当天生产的这批护栏,下午就会被送到位于蚌埠市五河县S313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现场。
带有“安徽建工”烙印的护栏产品。人民网 胡雨松摄
“老本行”新突破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这也是“好房子”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装配式临建房屋车间,一栋钢结构小楼格外显眼。这是安徽建工集团智能绿色制造有限公司按照汽车工业化生产方式制作而成的装配式建筑。
用“装配式”的方式造房子,这也是安徽建工集团近年来的突破和创新。通过标准化设计、BIM模型整合、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等步骤,装配式建筑要使用的基础和地梁等零部件,都是在工厂生产完毕后在施工现场直接安装,极大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
以120平方米的二层钢结构小楼为例,采用装配式方式施工,可以在15天左右完成房屋主体的施工,较传统建造方式工期缩短60%以上。而且得益于房屋零部件的“非现场”施工,以往工地粉尘、建筑垃圾和噪声污染也会大量减少,施工阶段碳排放较传统工艺降低80%以上,实现“零污染”绿色建造。
装配式房屋内的柔性支撑材料。人民网 胡雨松摄
采用装配式制作的楼房,在安全性上甚至有着更优秀的表现。在“样板楼”内侧,随处可见由钢结构制成的“柔性支架”。经过抗震实验平台检测,加装“钢筋铁骨”后,装配式房屋可以抵御8级烈度的地震灾害。
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装配式的房屋中90%左右的部件,都可以实现回收后再利用。
“由于装配式房屋完全采用全螺栓连接,大部分钢结构部件都可以拆下后再投入使用,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环保。”陈晓宝介绍,不只是居民住宅,目前安徽建工在项目部、指挥所、临时宿舍、应急民生等装配式临时建筑中的技术应用已相对成熟,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以整体板件的形式在施工现场完成快速组装,临建之间通过搭积木的方式灵活适应空间和功能的需求,临建可迅速拆除,对现场没有建筑污染。
在“老本行”寻求新突破,在新领域打造新亮点,这是近年来,安徽建工集团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集团将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在建筑、工业、交通等领域逐步实现‘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的一体化协同,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安徽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