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夜幕下的江都区低空经济人才实训基地内,一架搭载巨型LED灯组的无人机凌空悬停,将6000平方米的试验场照得亮如白昼。“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高空系留照明无人机,装载2000瓦照明设备,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悬停,单机照明覆盖面积达1.5个足球场大小,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太阳’。”扬州驭航极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宗儒介绍。
低空经济是蕴含无限发展潜力的“新蓝海”,预计今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驭航极创是江都区首个实际落地的低空经济产业项目,专注工业级无人机研发、应用及培训。5月下旬,该公司YH-H1型高空系留照明无人机系统成功下线,并在南京浦口低空经济示范基地完成飞行测试。
“这款专为夜间复杂环境设计的空中照明系统,通过创新的系留地面供电技术,彻底解决了传统无人机续航时间短、飞行高度受限的行业痛点,为应急救援、基建施工、安防巡检等场景提供了‘硬核’支撑。”雷宗儒介绍,该产品具备超长续航、广域强光、环境适应性强等核心优势,能在100米高空24小时不间断悬停照明,覆盖面积达1万平方米,且无惧暴雨、低温等恶劣条件。
“公司自主研发的交直流转换系统显著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雷宗儒告诉记者,目前该产品已申报多项国家专利,预计8月量产,年设计产能500台。
高精尖产品的研发离不开高素质科研人才。驭航极创自成立之初便坚持科技强企,与河海大学等高校紧密合作,组建了10余人的精锐研发团队,聚焦无人机管理平台、监控系统、动力电池等前沿技术攻关,加速实验室成果转化,不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边界。
吸纳人才更要培养人才。雷宗儒介绍,驭航极创还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聚焦低空物流调度、应急救援模型等前沿技术攻坚,携手江都职教集团共建“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今年秋学期,首批两个班100名学生将正式入学。通过‘真场景实训+双师制教学+高质效输出’模式,培养能‘驾驭星空’的低空领域专业人才。”雷宗儒说。
“实训基地配备了模拟飞行教室、装调产线、多类型试飞场,营造真实行业环境。”公司培训总监宋睿涛说,实训基地独创的“一年理论+一年持证上岗”模式,使95%毕业生能直通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紧缺岗位,为全国低空经济领域输送“技能精兵”。
“江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特别是政府发展低空经济的决心与招商热忱深深打动了我。”雷宗儒告诉记者,项目从洽谈到落户仅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这得益于江都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效支持,商贸物流园在园区南侧协调出近5万平方米项目用地作为公司飞行基地,为企业专心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郑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