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近距离感受吴忠市公安机关如何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为抓手,推动公安执法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规范化的智慧体系变革。
智能门禁、智能手环、智能审讯桌、送押警车实时图传等高科技设备,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得到了普遍应用;涉案财物管理室内,每件物品都贴上电子标签,从扣押到处置的全流程可追溯。
“以前靠人工登记,不仅耗时,还容易出现疏漏。现在从嫌疑人入区到送押,全程留痕、规范有序。”吴忠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郭新春说。
在吴忠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指挥大屏上,三级执法巡查机制实时动态更新:市级中心每日抽查重点案件,县级中心开展全域普查,基层所队案管室进行日清日结,形成“预警—督办—整改—反馈”的三级闭环监督链条。
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市公安机关问题预警整改率达100%,殴打他人、寻衅滋事、故意伤害三类案件结案率连续多年排名自治区第一。
2024年,吴忠市公安局建成执法办案场所预警监督系统,通过新技术建立风险预警和问题发现模型,开展执法办案场所在区人员异常行为分析。
科技赋能是吴忠公安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一大亮点。吴忠市公安局通过构建“大数据+执法+管理”模式,借助人员异常行为分析技术,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及重点区域部署智能监控设备,全流程、全要素对执法过程进行监督。这些设备可对人员行为进行实时分析,若发现有人在办案区域长时间徘徊、行为举止异常激动或者有暴力倾向等,系统会立即预警,避免潜在危险事件的发生。
据吴忠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马学梅介绍,以前执法办案场所安全管理依赖人工巡检,存在时间差和遗漏风险,现在智能预警系统24小时在线监测,发现异常行为能第一时间预警监督,及时做好防范处置工作,结合智能手环定位、送押警车实时图传等功能,有效降低嫌疑人脱管失控和突发疾病等安全风险。
今年以来,吴忠市公安局采取“中心+案管室”的模式,在7个分县局及48个基层所队建成接报案中心(室),集中归口管理自接警情,一些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该局构建起“1+7+N”的执法管理新体系,即1个市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7个县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N个基层所队案管室,打造三级监管架构,实现执法办案闭环管理,给案件质量加装了“保险锁”。
当下,吴忠市公安局正在不断筑牢规范执法根基,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提质增效为支点,让执法程序更严密、行为更规范、案件办理更精准,有效提升了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