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光热发电”已写入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光热发电是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技术,是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起到压舱石作用的支撑技术,将是未来保障光伏、风电规模化发展的最有希望的规模化储能发电技术。
为继续促进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与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定于8月13~1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组织召开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特别协办。
大会秉承“以科技创新推进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的主题,将围绕太阳能热发电政策及规划、规模化发展路径、科技项目课题、太阳能集热、储换热技术等议题开展交流,同时还将举行光热新品发布、热点话题辩论以及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参观等活动。
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大学航空宇航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洪慧将作题为《聚光太阳能直驱生物质裂解转化能量系统研究》的主题报告,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
洪 慧
洪 慧,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航空宇航学院教学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家委员会委员、IEEE 中国区技术委员会碳中和分委会常委理事。主持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金委面上项目、科技部863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等项目。共发表国际 SCI 期刊论文12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3项,美国专利2项。
主要从事多能互补热力系统方面研究,聚焦聚光太阳能与碳氢燃料、生物质热化学耦合制氢及发电的多联产热力系统优化、光煤互补的火电站灵活调控、光伏光热互补能量转换机理与方法。自主研发了光伏光热化学互补原理样机、光煤互补聚光集热技术、聚光直接驱动生物质裂解与气化原理装置。
曾荣获全国优秀专利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领雁银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热力学国际会议ECOS青年科学家和最佳论文等奖项。培养的博士生10人次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百篇论文、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工程热物理学会吴仲华优秀学生、中科院宝钢奖学金、四维奖学金等奖励。
我们诚挚邀请太阳能光热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翘楚、科研精英及业界同仁拨冗莅临,汇聚智慧、凝聚共识,深入研讨光热规模化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