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胜于雄辩,谁还敢传“车圈有恒大”?
创始人
2025-05-31 10:40:48
0

撰文 | 黄昏晓

题图 | AI生图

不久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专访中表示:“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没爆而已。”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该言论依旧在汽车圈造成了轰动。毕竟恒大爆雷,导致了上下游产生大量坏账,还有大量的烂尾楼出现,同期中国房地产行业急转直下进入衰落期,这个比喻可以说攻击性十足。

提出这个说法,魏建军是在为行业敲钟鸣哨,还是在杞人忧天?抑或是别有用心?

5月30日,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微博发文,反驳了部分网友和媒体暗指比亚迪是“汽车圈恒大”的说法。

事实上,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本身就缺乏可比性。在恒大爆雷前,就有文件明确指出:“房地产泡沫是威胁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有关部门也约谈了重点房企,并提出了“三条红线”要求。

可见彼时全国从上到下都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已经普遍存在泡沫,在此大背景下,大公司的爆雷才会引发行业系统性风险,进而威胁金融安全。

但现在的中国汽车行业到衰退阶段了吗?首先,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舆论,都不存在这样的说法,而是普遍认为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如果我们将国内外主流车企的财务数据进行整理,就会发现,中国车企的财务表现,尤其是在债务方面,既明显优于4年前的重点房企,也要明显好过国外车企。

01、中国车企负债规模、杠杆率可控

如果说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有相同点的话,那就是都属于“高负债、高杠杆”的行业,负债相关的指标也是评价企业风险的重要工具。

我们来看下负债水平。下面是全球部分主流车企的资产负债率情况,可以看出,国内车企的资产负债率并没有高于国外车企,国外车企基本在70%左右,最高的福特达到84.3%。

再看杠杆水平,同样的负债总额,国外车企有息负债的比例明显高得多,丰田、大众2024年有息负债均超万亿,丰田、福特、通用、本田等四家车企有息负债占比甚至超过了60%。

而国内车企的有息负债水平普遍低于20%,比亚迪的负债率虽高,但有息负债占比却仅有5%,实际资金压力要小得多。

有息负债占比低的原因,是因为负债主要是无息负债,无息负债大部分是未到期的供应商货款,也就是应付账款。这是否会拖垮供应商呢?下图可以看到,国内车企向上游供应商付款的平均周期都在100天-200天之间,属于尚可的范围。

02、语出惊人不如脚踏实地

2020年年中时,恒大仅有息负债余额就高达8355亿元,这个数字根本没有哪家中国车企能望其项背。中国汽车行业没有诞生“恒大”的土壤,这是明眼人都能看明白的事情,为什么还有“汽车恒大论”和跟风的抹黑出现?

长城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代表企业之一,但在新能源浪潮中发展并不顺利,据财报显示,其最新一季度的销量、营收、净利润乃至研发费用都有所下滑,反而是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往日的经验有时反而会束缚对新模式的理解和适应,魏建军对新能源汽车的担忧可能也是来源于此。

另一方面,有时候“语出惊人”,也是为自家的企业造势,和一定程度上打击友商,所谓“黑红也是红”,内容的真实性并不一定严谨,这一点也有人在评论提到。

而面对网友对长城汽车业绩的吐槽,李云飞也只是表示“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云飞的微博中写道:“2024年的财报,全年营收7771亿、净利润403亿、研发投入542亿、国内纳税510亿、现金储备1549亿,这是比亚迪过去30年最好的经营业绩。”

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比亚迪保持了强势增长,营业收入为1703.60亿元,同比增长36.35%;归母净利润为91.55亿元,同比增长100.38%,而研发费用支出142.23亿元,同比增长34.04%,也说明了技术创新才是支撑其业绩增长的底层动力。

将“恒大”的帽子扣到了比亚迪的身上,有的人是出于无知,有的人则是借机抹黑。比亚迪和恒大类似的只有企业规模,两者运营状况和商业内核完全不同。对于恶意带节奏的相关方,比亚迪方面也表示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及上报了相关证据及线索,并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结语:

新能源汽车对中国车企来说是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发布的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出口方面,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585.9万辆,增长了19.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28.4万辆。国内车企不该深陷“口水战”泥潭,而应该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对比国内外车企的财务数据,其实可以明显发现,我国车企已经占据了优势。而海外市场对中国汽车的认可,是基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反观国内,部分车企将精力耗费在“拉踩营销”上,而非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这种短视行为正逐渐透支消费者信任。

中国汽车行业正站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关键节点,如果中国品牌仍陷于“内耗”,可能将错失全球化机遇。近些年的确不断有车企破产,但这是行业上升期正常的大浪淘沙。在世界汽车产业不断重塑的当下,中国车企正引领全球潮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将精力和资源真正专注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才是中国车企该做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亿纬锂能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亿纬锂能(300014)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广联达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广联达(002410)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图...
宇树科技新专利可提升机器人舞蹈...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基于 数字孪生的 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专...
奥飞娱乐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奥飞娱乐(002292)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明日起,AI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叶红梅 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上一周国内外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治理、科技...
制度赋能“人工智能+” 侨银股... 日前,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
原创 科... 说实话,每次看到那些太空照片,觉得人类已经挺牛的,能跑到月球上,还拍了火星表面。但转头想想自家后院的...
双鸭山市全力打造龙江东部地区新... 来源:双鸭山日报 新材料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是抢占科技和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领域,也是推...
强势增长16.3%!长沙新能源... 日前,2025首届中部先进能源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活动暨长沙市新能源科技项目对接会在宁乡举行。会上,一组...
“科技联络员” 助力企业研发跃...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郑晨 通讯员 袁天宏) 8月26日,在浙江咏正...
万米以下、200℃以上!中国如... “神舟上天”和“蛟龙入海”,展现了我国在航天和深海探测领域的重大成就。而与它们并列、共同构成“上天、...
聚焦6大行动重点行业领域 “人...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
原创 三... 9月1日消息,今天一早,vivo就开启了新品预热,vivo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韩伯啸在微博发文,...
万兴科技携万兴天幕2.0赋能深... 本报讯 (记者舒娅疆)9月1日,记者从万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兴科技”)获悉,深圳市委...
又一外骨骼机器人公司转战人形? 近期韩国WIRobotics公司在韩国科技师范大学(KOREATECH)第一校区的机器人创新中心(R...
今天起,正式施行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要求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进行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怎么实现局域监控?3款局域网监...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远程办公的常态化,局域网(LAN)已不仅是信息流转的通道,更是企业运营效率与数...
MIM工艺成为人形机器人新方向... 上海证券等机构最近指出,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简称MIM)或成为人形机器人下一个可行的发展新方向。 ...
AI:金融科技打开新宝藏的密钥 当AI开始深度影响和改变各行各业的时刻,其与金融科技的结合,同样引发了人们的无限联想。无论是AI大模...
优必选减亏,靠消费级机器人造血... 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9880.HK)的财报被外界视为观察行业商业化进程的“风向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