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 5月17日,知乎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主题为“高能物语不停—未来中国高能物理该押注哪些方向”盐沙龙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毕效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知乎答主陈缮真等多位物理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高能物理的前沿问题、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整场盐沙龙也于知乎进行了现场直播。
高能物理是探索宇宙的一把钥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毕效军毕效军以“用高能物理打开宇宙”为题发表了演讲。他表示,高能物理不仅是探索物质最小单元的工具,更是打开宇宙起源之门的钥匙,“我们的高能对撞机也在力图重现早期宇宙当中暗物质产生相变的这样一些粒子物理的过程”,毕效军认为随着实验技术的突破,人类有望在未来揭开暗物质的面纱,完成从“观测宇宙”到“理解宇宙”的科学跨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知乎答主陈缮真,以“望远镜口径”“显微镜极限”等日常类比切入揭示了高能物理的研究逻辑,带来了“我们离高能世界还有多远”的主题分享。陈缮真以法拉第发现电磁现象催生了电气革命为例讲述了高能物理之于人类的价值,“我们没有人可以离得开电,未来高能物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它一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高能物理已深度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毕效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研究员鲁巍、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教授尹璋琦共同分享了“高能物理如何影响日常”。鲁巍表示,加速器技术已深度融入了日常生活,医院CT、质子放疗、机场安检设备均基于粒子加速原理。尹璋琦则表示,中国的首封电子邮件即是从高能所发出,高能物理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变革同样有着深远意义。
“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里,中国的高能物理又该押注在哪些方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知乎答主陈缮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知乎答主廉超,围绕研究方向布局、技术交叉融合、AI赋能科研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同与会观众分享了中国高能物理的未来发展图景。
人工智能成为这场圆桌的重点讨论方向。李科表示,AI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历史悠久,尤其是在处理海量数据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他指出,AI能够帮助科学家探索人类难以想象的未知空间。廉超则表示,AI与人类研究是互相协作的关系,AI的使用需要基于人类对物理模型的深刻理解。
知乎盐沙龙激发大众科学兴趣
从加速器到中微子探测,从《三体》中的“降维打击”概念到时下火热的“量子纠缠”,众多物理学、科学爱好者同分享嘉宾展开了现场交流与探讨,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知乎物理学优秀答主子乾主持了此次整场盐沙龙活动。与会嘉宾们强调,高能物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应用,更在于人类对未知的永恒好奇,正如中微子从“无用幽灵”变为宇宙学关键,今日的无用研究或许正是明日文明跃迁的起点。
5月17日正值中国科学院高能所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此次,知乎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高能物语不停”盐沙龙活动,不仅展示了高能物理的前沿成果和未来方向,更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当年轻人愿意为“宇宙为何存在”而投身科研时,科学的星辰大海终将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