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事儿】5月18日,中信海直旗下海直通航公司正式接收第二架人影专用型“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本次装备交付完成后,海直通航运营大型无人机机队规模正式扩充至三架,不仅标志着企业在战略装备部署层面取得重要进展,也彰显出对大型无人机在专业应用领域的战略布局与市场前景的坚定信心,更是落实低空经济战略部署的关键实践,为“新质生产力”在气象服务领域的深化应用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作为全国产化三发模块化无人机系统,“双尾蝎A”依托中空长航时性能与多任务适应能力,已在人工增雨、气象探测等民生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其创新设计兼容多样化载荷集成,可精准适配气象探测、应急救援以及环境监测等场景需求,充分体现低空经济“创新驱动强、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的典型特征。
“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已在全国9个省份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任务,并在雅江森林火灾救援、台风“浪卡”观测等重大任务中展现卓越实战能力。
海直通航作为中信集团旗下中信海直的核心通航企业,业务涵盖航空器托管、无人机、应急救援、极地科考、海洋巡查等多个领域。本次项目交付仪式除特邀航天金租作为重要合作伙伴外,还协同邀请公司关联单位代表,共同举行大型无人机场景应用专题研讨会。与会各方就深化战略合作、构建产业协同创新机制达成共识,致力于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攻关推动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低空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公开数据显示,已有30个省份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多地通过专项政策与产业基金引导全链条发展。此次接收的“双尾蝎A”无人机系统,不仅是装备国产化的里程碑,更是“低空+”模式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随着低空经济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无人机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将加速空域资源要素化进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立体化”新空间。
声明:我们转载的文章及文中的配图,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民航事儿】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航事儿小编更正或删除。文章版权归原出处及作者所有 ,【民航事儿】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