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时报记者 孙妍
AI已经成为一线工作流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的主要技术,仓储业存在较大的地面作业受伤隐患,但是全球仓储业落实自动化仍不够迅速。2025年5月14日,全球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斑马技术公司发布《2025全球仓储愿景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超七成全球及亚太仓库员工担忧受伤隐患,更有85%的全球仓库员工(亚太地区占比88%)表示,如果不采用智能自动化技术改善运营,恐难以达成业务目标。
随着仓库工作现场日益繁忙,74%的员工觉得自己在完全可以通过自动化完成的任务上耗费了太多时间。全球超六成的员工表示仓库缺乏合格的员工,同时他们对疲劳和体力透支的问题表示担忧。
一线员工对自动化的迫切需求
推动仓储业落实自动化和数字化
《报告》显示全球63%的仓储领导者计划在五年内实施AI软件(亚太地区占比63%)和增强现实(AR)技术(亚太地区占比65%);此外,全球6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仓库现代化领域的支出,亚太地区领导者的占比则达到63%;同时,全球63%的受访者计划在2029年之前加快仓库现代化进程。
市场研究机构Interact Analysis预测全球仓库面积将在2023年的330亿平方英尺基础上增加27%,到2030年达到420亿平方英尺,仓库劳动力支出到2030年预计也将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一半左右的仓储领导者表示,按服务水平协议(SLA)维持库存补货率和备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根据《报告》,订单准确率(全球41%,亚太地区43%)和出库流程(全球41%,亚太地区40%)被列为两大主要运营难题;此外,随着电商业务的不断升温,“加快终端客户的配送速度”(全球37%,亚太地区36%)也成了仓库团队亟待解决的难题,尽管技术应用正在逐步普及。
电商的快速发展对物流仓储的履约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利用AI以及其他自动化工具帮助一线员工提质减负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根据《报告》,仓库员工表示使用协作机器人(全球88%,亚太地区91%)、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移动设备(全球88%,亚太地区90%)、通信应用程序(全球87%,亚太地区90%)和任务管理工具(全球91%,亚太地区94%)对解决工作场所问题来说至关重要。
此外,超过九成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动化和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吸引并留住更多仓库员工;尤其是当仓库管理者通过提供技术工具和自动化设备来帮助他们时,员工会更有成就感。
技术驱动带来进步 仓储智能化升级加速
当全球各地的仓储员工纷纷指出,如果雇主能将更多自动化解决方案有计划地融入工作流程,他们的工作生活将会变得更好。斑马技术亚太区运输与物流、仓储与医疗保健垂直市场解决方案主管郑莉雯表示:“自动化物料搬运、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将为各方带来双赢的成果。自动化不仅能让繁忙的仓库环境更加安全,还能帮助团队更高效地达成服务水平协议(SLA),并维持高质量商品稳定可靠地流向市场,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员工投入感。”
斑马技术拥有的ET60W坚固型企业级平板电脑、DS3600-XR超坚固型扫描仪、FXR90超坚固型固定式RFID读写器等产品解决方案,以可靠的性能和更高的准确性,能助力仓储物流企业实现从入库到出库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提升全流程的资产可视性,推动仓储现代化升级。
基于移动设备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主要在员工安全、质量控制和库存管理方面发挥作用。79%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助于他们检测潜在危险并发出预警以预防事故,78%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他们识别问题或异常情况。亚太地区的仓储领导者则更加积极地拥抱人工智能,78%的亚太地区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应用将有助于他们预测需求、优化库存水平以及最大化利用空间。
《报告》显示,全球71%计划增强或已经实施仓库自动化的领导者表示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减少错误,70%的领导者表示要满足服务等级协议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动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同时减少订单错误和手工拣选的工作量。此外,82%的仓储领导者认为,为仓库员工提供更多的技术工具将帮助他们超额达成生产力目标,同时减轻体力负荷并预防工伤。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中国智能仓储市场在2029年规模将超3200亿元。跟全球仓储业类似,中国仓储业面临的最大供应链网络挑战是利用技术和智能自动化进行革新。规模越大的仓储物流对技术的需求和投入会更多、更先进。无论是企业自建物流还是内部仓储所带来的需求,斑马技术皆可通过现有的条码、RFID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斑马技术也不断地推动基于AI的领先技术的投入,让已经实现自动化的仓库实现更进一步的效率提升。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表示:“仓库一线员工经常要处理大量任务,其中有些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自动化来完成。要加速迈向更加智能、可持续的仓储未来,仓库管理者需要主动推进数字化和智能自动化。斑马技术凭借在RFID、固定式工业扫描、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深耕,帮助企业赋能仓库一线员工间的互联,加速仓储业的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