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万物复苏。在北大荒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春耕正酣的北大荒人正通过智慧屏、物联网等一系列数字农业新技术,与周边区域共享农业现代化,共绘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的双向奔“富”村企合作新美景。
赵光农场农技术人员应用智慧农业监测系统为农户分析当前农业情况。任忠良 摄
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无边界”创新,今年春耕生产黄金期,赵光农场技术员郝思文比往年还要忙碌。“这套系统能精准预测未来72小时的田间作业条件,我们根据数据提前调配农机,能使托管地块作业效率提升30%。”在农场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土壤墒情、农作物长势等数据,郝思文调出春耕作业轨迹图为村民介绍。
近年来,北大荒集团依托数字农服平台系统,基于物联网、低空遥感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田间物联网设备和气象信息系统,种植户利用手机或电脑终端即可获取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积雪融化等实时监测信息,让田间管理变成可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精准度,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如今,集团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化、标准化、质量化生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区域共谋产业发展。村企合作不仅为周边村民的增收提供了保障,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这几年,对于鹤岗市绥滨县绥东镇东方村村民刘春平而言,无疑是种地20余年来最畅快的几年。每年春耕前,他们村与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联合种植的600余亩水田所需的农资都会送货上门,后续来自分公司的专业技术指导服务与科技培训,也让他对丰产丰收底气十足。
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工厂化育秧基地技术人员向前来培训的农户讲解全数控育秧优势。徐磊 摄
随着水稻插秧临近,刘春平带领着他的种植团队又一次来到分公司“金翅膀”培训现场,继续精进下一阶段的农业重点技术与种植要点。
“不服不行,垦区与地方相邻的两块地,同样的作物产量就是不一样。”刘春平感慨道。早些年,他的地块仅与垦区不足10米之隔,每年单产差距都不是一星半点儿。“之前我也想过,为啥都是种地,垦区的产量就能稳步提升。后来随着双方交流加深,我才明白什么是农业科技化、标准化与质量化。”这几年,在分公司优质前端投入品与精准的技术指导下,他种植的粮食产量每年都有新突破,去年,玉米最高亩产更是达到了1350斤。
“这几年,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让我们眼花缭乱,在手机上点一点,啥农田信息都能看到,真是大开眼界。”刘春平说。
在培训结束即将返程时,刘春平又来到分公司示范区参观学习。在这里,只见技术人员动动手指,智能化设备就能按照参数自主管水护田,各类新型无人机在农田上空轻盈飞行,一走一过,撒底肥作业就已完成,各项农业数据也同步采集。“北大荒智慧农业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树立了标杆,希望随着村企合作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种植产量也越来越高。”刘春平对未来充满信心。
未来,北大荒集团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农业产业数字化先行区,不断辐射周边区域,进一步推进村企合作交流,提升周边区域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让数字农业示范引领周边区域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