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仁政报道:5月8日,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发布会举行。本次会议发布了5个数据产品、28个高质量数据集等一系列“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果”。
据悉,依托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药械企业、科研机构可以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平台数据还能够改进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水平,破解群众“三长一短”(挂号、候诊、缴费排队时间长而看病时间短)的就医痛点。
“从科学上研究到临床实践各个环节,开展行业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已经成为了时代所赋予广大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崭新的要求和共同的使命。”大会伊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视频讲话中表示,数据成果的发布有利于围绕生命健康的领域和关键的共性难题,打造人工智能的示范场景,充分释放行业的数据价值,让科学技术服务社会,让研究成果惠及人民。
据了解,广州医疗卫生资源丰富,2024年门诊量达1.87亿,医疗数据资源潜力巨大,但医疗数据的开发利用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数据分散在各个医疗机构中,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二是数据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制约了其流通与应用;三是医疗机构的算力资源有限,且利用率不高,这些问题制约了卫生健康数据的可信流通和高水平利用。
广州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解决了卫生健康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各医疗机构将通过空间破除“数据不出院”的禁锢,各医疗机构仍为数据资源的主体,拥有数据持有权,系统性解决卫生健康数据资源供给的问题,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在确保“数据不出空间域”和数据持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数据的加工使用权和数据产品经营权,打造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的数据空间生态系统,高效安全支撑卫生健康行业数据流通。
“广州数科集团自有的100P智算算力已在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环境中部署完成,各医疗机构和行业数据商可以使用该智算算力进行数据产品加工。”广州数据集团广电研究院副院长叶展均介绍,药械企业、科研机构可依托空间,在药械研发、临床试验和药械应用等方面进行场景创新,对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全链条升级,缩短药械研发周期,赋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外,数据空间的成果还将进一步惠及群众健康,提高群众就医体验。”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与统计处负责人华军介绍,通过平台数据的汇聚、流通、加工,能够改进医疗机构的诊疗过程、提高诊疗效率和服务水平,破解群众“三长一短”的就医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