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宇航员还没回,我国将带外国宇航员上天!未来由中国主导规则
创始人
2025-03-12 10:40:34
0

2024年,美国将两名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后,因为飞船故障频发,至今两名宇航员还在外太空飘着。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传来了一条好消息,咱们的天宫空间站即将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很明显,在这场航天霸主的争夺中,中国势将独领风骚。

那么,你知道中国航天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吗?

外籍航天员筛选

2025年2月28日,中国航天与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

未来,双方将会利用一年的时间,在巴基斯坦选拔出优秀的航天员,随后前往中国接受全方位的严格训练,最后根据中国的飞行计划,与中国航天员一同进入到天宫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将要迎来首位外籍航天员。

此次合作,是中国主动开放天宫空间站的一个契机,同时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参加国际载人航天合作提供了范例。

只不过此次合作,应该也会让外国航天员头疼不已,因为咱们的飞船和空间站操作台上的所有界面,都是以中文呈现出来的,看来,除了必要的训练课程外,外国航天员还得体验一下中文的博大精深。

当然,这可是其他国家可遇不可求的,要知道,中国培训出一位航天员可是十分不容易的,除了理论知识,还有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

这个过程,除了是对航天员的考验,同时中国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自从建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就是希望我们的发展成果能惠及更多的人类。可是,并不是每个大国都有中国这样的觉悟。

捉襟见肘的美国航天

国际空间站自从1998年上天以后,可谓是风光无两,妥妥的“太空顶流”,吸引了不少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

这个空间站虽然不是美国独立建造的,但是却拥有不小的话语权,当时中国几次三番想要加入国际空间站,但都被美国拒之门外,同时还声明,不允许其他国家邀请中国加入,所以就算当时俄罗斯同意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也被美国一票否决。

为了彻底断绝中国的后路,美国出台了《沃尔夫修正案》,禁止美国的任何企业向中国分享先进的航天技术,企图将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直接扼杀在摇篮中。

可结果很显然,美国小看了中国,为了突破封锁,中国置死地而后生自己搞研发,先是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将航天员送往太空,后来又建成天宫空间站,走的每一步都在美国的意料之外。

现在的天宫空间站犹如刚完成精装修的房子,而国际空间站则是一个老破小,尤其是近些年故障频发。

原本国际空间站的服役期限是15年,但是到现在为止,早已超过了这个时间,至少服役了26年。

虽然美国定期维护和修理延长了其寿命,但由于设备老化严重,一些故障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2023年,国际空间站漏气问题日益加剧,尽管一直都在修修补补,可还是没有办法彻底根治漏气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国际空间站每天流失的空气量达到了惊人的1.7千克,很显然,一些潜在的裂缝还并未发现。

除了漏气问题,国际空间站上上下下还存在至少50处的隐患,上百个部件都在超期工作,这就像一个即将垂暮的老人,身体无法动弹还不得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

如果按照这个情况继续持续下去,国际空间站离报废也就不远了。

对此,世界首富马斯克提出了一条建议,两年之内放弃国际空间站,将研发方向改为火星。

但还在国际空间站上滞留的美国宇航员却表示,空间站还处于“鼎盛时期”,现在还不是说放弃的时候,这多少有些掩耳盗铃。

2024年,这两名美国宇航员乘坐“星际客机”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9天的工作任务,结果却因为飞船出现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露等问题,他们的返航时间一直都在推迟。

在国际空间站上的这9个月多,肉眼可见,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从开始的容光焕发到现在的十分潦草,可想而知空间站上的生活并不如意。

而反观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已经实现了智能化,仅需一个指令,就能完成各种日常操作,这让航天员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同时,咱们的机器人“小航”也已经在天宫空间站上线,与航天员们一同协作完成了多项实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天员们的工作压力。

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相比,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多少有点磕碜,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际空间站老龄化如此严重,为什么美国还是不舍得放弃呢?

登月计划

面对中国航天的遍地开花,美国当然也十分着急,但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尽管他们对太空有很多规划,但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就比如他们信誓旦旦的载人登月,阿波罗计划之后,美国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国家,但几十年以来,却再也没有任何进步,反而一直往后倒退。

所以到目前为止,美国无法实现第二次载人登月,以至于不少国家怀疑,他们第一次载人登月的照片是自己精修的。

和载人登月一样,自从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美国在航天领域少有建树,更别说建造第二个国际空间站了,所以才不得不将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延长。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规划一直都在稳定推进中,预计在2030年左右完成登月计划,与此同时,我们关于火星的探索也在同步进行中。

相信过不了多久,中国航天就会有好消息传来,未来的外太空将会由我们主导。

参考资料:
中国空间站外籍航天员+1!外国人上太空要先学中文了,大众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谷歌Veo 3惊艳全网!AI视... AI视频生成新纪元!谷歌Veo 3上线:一句话生成带BGM、对白、环境音的完整影片。社交平台已经涌现...
不甘于工具,谷歌、微软重注AI...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 上海报道 在2025年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AI几乎贯穿整场发布会。自...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 力箭一号遥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科宇航供图 人民网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5月21日12时0...
老工匠玩AI,不只是新潮 “机电班,2号车高频温度过高,派人去看一下。”天应泰钢管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内,紧盯屏幕的梁德彬突然...
苏州杰力澳取得桌面式双XYZ螺... 金融界2025年5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杰力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用保证的 IT 成果彻底改变您... HPE 扩展了其存储保证计划,通过新的 SLA 提供针对网络韧性、零数据丢失和能效的承诺 当今企业存...
专家解读|未成年人模式提供上网... 基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要求,多家移动智能终端厂商和网站平台,...
AI应用落地生花!百度Q1营收... 5月21日,百度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盘前涨超3.5%。财报显示,百度该季度营收325亿元,核...
原创 东... 5月21日,市调机构Canalys发布了Q1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榜单:该季度出货量为2280万台...
饿了么公开骑手配送时间预估算法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5月21日,新京报记者获悉,饿了么日前联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举行算法公开恳...
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憧憬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很难不去幻想这样一幕:回到家后,餐桌上已摆好想吃的饭菜...
筑坝兴电向“新”逐“绿” 共探... 人民网成都5月21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水库大坝和新型电...
中外科研人员合作揭开固态电池短... 本文转自【新华社】 新华社沈阳5月21日电(记者王莹)经过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固态电池相关研究取得...
老是接到银行贷款和诈骗电话?梅... 掌上梅州讯 5月20日上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总经理曾鹏一行作客“行风热线”节目...
科幻之光如何照进现实 转自:经济日报 这恐怕是科幻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近日,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段受试者通过植...
AI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记者5月20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AI)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
以产驱教,AI+制造业的「救星... 只有同时重视人才和知识资产,才有机会将AI的技术势能转化为持续的商业动能。 2025年,被看作是...
国内首个:上海虹口上线区域级教... IT之家 5 月 21 日消息,IT之家从火山引擎公众号获悉,上海虹口教育携手火山引擎,依托 HiA...
“峰会+训练营”促进上下游协同... 5月21日,“创新生态·专业发展”2025海洋创新园具身智能机器人峰会暨第三届海客训练营启动。 本次...
中东为何成人工智能投资高地 文 晶 近年来,中东凭借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和雄厚的资本实力,正成为人工智能(AI)行业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