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灵巧手怎样炼成
创始人
2025-05-21 23:03:15
0

半月谈记者 张漫子

憧憬与机器人共同生活的人们很难不去幻想这样一幕:回到家后,餐桌上已摆好想吃的饭菜、换下的衣物已经洗净烘干并收纳整齐。完成这一切的,不是哆啦A梦的口袋,而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智慧又不乏灵巧的“手”。如果机器人真的有一双“人手”一样的灵巧手,我们的生活该有多么轻松惬意!然而现实中,灵巧手的制造谈何容易。

手在人体器官中扮演的吃重角色,使得其精密程度远超我们想象。也正因此,灵巧手被称作机器人进入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真正助手的“最后一厘米”。让机器人拥有一双巧手,不仅是一道科学问题、一个工程难题,也是一场创新者漫长的远途。

灵巧手多灵巧?

手是人体最灵活复杂的器官之一,也是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运动器官之一,尽管重量仅占人体总重量的1/150,却决定着全身逾半数运动功能的发挥。那么,与拥有21个自由度的人类之手相比,机器人的灵巧手,现在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灵巧手的雏形,就是工厂流水线上的末端执行器,如夹爪、吸盘、喷嘴、焊枪……不过,这样的“手”还是专门为特定任务而生,适用场景相对单一,只能完成简单的抓取或固定操作。

然而,今天的机器人灵巧手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一般而言,其设计灵感源自对人类手部更为完整的理解,能够藉由器件相当精密地模拟人类手指的骨骼和关节的运动方式。灵活地弯曲、伸展和转动,对这双灵巧手而言都不在话下,足以实现对物体多角度、全方位的抓取乃至各类操作,比如拧开瓶盖、捏取鸡蛋、操控精密零部件等。

灵巧智能CEO周晨说,就像人不只用眼来指挥手,灵巧手配置的触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足以帮助机器人感受物体的形状、大小、硬度、温度……不必局限于视觉交互,这就能保障机器人的动手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当然,目前灵巧手离尽善尽美还颇有距离。要知道,人手有13种基本功能,其中抓取操作就能细分为勾拉、侧捏、动态操作等8种。当下的机器人,还掌握不了这么多“手法”。

赋予机器人一双巧手,我们正站在一条希望之路的出发处。

如何研发灵巧手?

说来说去,作为机器人拟人化的关键,机器人的灵巧手,到底该怎么研发?

“从仿生学的角度来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本是一体两面。”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南京神源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振东所言,人类拥有骨骼和运动系统,也有大脑和感知能力;机器人既需要具备本体结构,也需要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的初始阶段,限于技术条件,我们只能将两部分分开探索,现在它们终于可以自然联通起来。”

细究起来,机器人的一双灵巧手,其实是一个由四部分构成的系统:传感器系统相当于皮肤与神经末梢,感知接触状态、力度变化与空间位置;控制系统则充当“大脑”,依托算法实时分析数据,发出协调指令;驱动系统相当于肌肉,为动作提供动力;传动系统如同筋腱,通过齿轮、连杆或钢索将动力精准传递至指节。

“传动和感知是灵巧手最核心的技术点。”周晨说,以感知系统为例,仅是“端起一杯咖啡”这样一个简单动作,灵巧手就需要判断——多大的运动幅度能触碰到杯柄、但又不至于碰翻它?施加多大的力度可以握稳陶瓷杯身又不会将杯柄捏碎?这一系列动作依赖视觉、触觉、力觉等多模态感知系统的协同配合。

现如今,追求品质生活的人类,希望得到的机器人帮手,自然是精细操作水准越高越好——上得了手术台缝针,下得了废矿井清理危险物。要想完成这么多任务,传动与感知在灵巧手研发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哪些关卡,还在拦路?

接下来,要给机器人一双真正的灵巧手,科学家还要过几关?

首先得把手做小。灵巧手的“灵”,来自更灵活的关节和更多的自由度,但每增加一个自由度,就需在手掌内多嵌入一个对应的驱动器,这就使得今天我们见到的机器人往往有一双大手。机器人上游企业他山科技CEO马扬说,自由度越多,执行端建模要面对的挑战就越复杂。

当前,特斯拉等企业采取的路线是通过模拟人类身体,将驱动系统装入手臂来缩小手的尺寸;国内厂商则多通过优化芯片布局等方式寻找自由度与尺寸之间的平衡。“把手做小非常困难,因为它对集成化的程度和要求更高。”因时机器人CMO房海南说。

怎样让手更敏捷也是老问题。目前,机器人在抓取任务中的“迟钝感”并不罕见。针对目前灵巧手反应速度不足等问题,马扬说,有时机器人反应慢并非控制算法慢,而是电机响应跟不上。

灵巧智能团队在指尖区域加入电容式传感器,通过无接触感知提前识别物体位置,再精准施力完成抓取。周晨表示,单靠视觉进行抓取会增加时间延迟和失误风险。“视觉的反应时间有200毫秒,等系统‘看到’并移动到目的位置时,瓶子可能已经被碰倒了。”

还有一个是成本问题。“任何行业都存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的不可能三角。”周晨说,如何取得三因素尽可能的平衡,是灵巧手机器人迈向消费者的一道坎。开模量产、优化设计,都是平衡之道,但业界普遍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量产。随着市场接受度不断提升和产能持续扩大,灵巧手将逐步摆脱高昂成本的束缚,成为普罗大众可以负担的智能终端。

“灵巧手的成长过程,如同孩子学会用双手探索世界:从胡乱抓挠到精准操作,从感知二维图像到理解三维空间,再到逐步掌握使用餐具、剪纸乃至弹钢琴。每一步都需感知、协调与不断练习。”周晨表示,如今灵巧手正通过大规模任务训练和数据积累,优化策略、完善感知、增强能力,这是让机器人真正实现“心灵手巧”的关键。(实习生谢绵霞参与采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意念操控”成真!天津大学“脑... 天津北方网讯:“老师,太神奇了!我让小球往上,它就真的往上飞!”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禹...
iPhone 17预约量暴增3... 随着iPhone 17系列新品,苹果产业链正在资本市场上演一场涨停狂欢。 9月10日凌晨,苹果秋季发...
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聚焦AI融合... 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的目光近日齐聚辽宁沈阳,一场以“数启新章 智造新质”为主题的大会在此拉开帷幕。通过...
百度收购YY直播尘埃落定:10... 历经五年波折,百度对YY直播的收购案终于画上句号。这场始于2020年的交易,从最初的36亿美元报价到...
“人类简史系列”作者赫拉利:合...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上午,在2025外滩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中,历史学家、哲学家...
蓝天守护者的“传帮带” 在航空安全保障一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教官”——他们既是经验丰富的蓝天卫士,也是传道授业的引路人。航...
蚂蚁消金首席科学家康宇麟:AI... “我们希望用好AI大模型,为用户提供可用、够用、好用的普惠金融服务”。9月10日,蚂蚁消金首席科学家...
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 大模... 来源:通信信息报 (记者 陈锦锋)9月5日至8日,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目光聚焦辽宁沈阳。以“数启新章 ...
玩转服贸会|用AR眼镜解锁服贸... 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 9月...
9.11商业观察:超导概念汇总... 超导技术根据应用温度和领域,主要可分为低温超导和高温超导两大路线。目前A股上市公司也多围绕这两个方向...
工信部:到2026年,工业母机... 人民网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加强工业母机标准化工作顶层设计,强...
三峡旅游省际度假游轮将引进华为... 9月9日,三峡旅游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透露,公司长江省际度假游轮项目将引进华为鸿蒙先进技术,...
2025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 在近日举办的国际产品与创新大会(IPC)上,BOE(京东方)以一系列创新成果与战略发布,再次成为行业...
VBScript分三阶段退场:...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oWin 昨日(9 月 10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微软...
测序仪产品完成全线升级,华大智... 来源:@经济观察报微博 记者 邹永勤 在基因测序仪领域,我国的自主可控又有新进展。 2025年9月...
从一家企业突围到全域生态构建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原标题:搭平台、出政策,江西南昌县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从一家企业突围到全域生态构建 ...
【市局动态】智慧赋能城市管理 ...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垃圾治理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课题。蚌埠市城市管理局充分运用智慧化、信息化技术,...
“RISC-V存算一体产业论坛...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9月9日,“RISC-V存算一体产业论坛暨应用组启动大会”在杭州举行。本...
中科宇航在广州落成国内首个全球... 9月9日,中科宇航液体动力系统试验中心在广州落成。这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液体发动机试车、火箭动力系统试...
含“新”量十足 打开服贸会的方... 2025年服贸会已于昨天正式开幕,作为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中外企业在这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