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如何发挥数字平台技术能力,防范新型风险助力优化经营环境,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议题。
图说:12月26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支付宝共同发布了《2023数字平台经营环境报告》。
12月26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支付宝共同发布了《2023数字平台经营环境报告》。报告分析称,数字平台的发展与治理呈现出“主体权责边界细分化”,“业态越来越场景化、行业化与智能化”,以及“应对新风险注重数字化分层治理”等五大新趋势特点。
不同主体权责细分
数字化分层治理
伴随小程序生态的繁荣,数字平台也出现了不同主体权责边界细分化的新情形。以支付宝平台为例,有近400万个商家和机构小程序,为消费者提供政务办事、扫码点单、生活缴费、绿色出行以及求职就业等,超过8000余种生活服务,并累计服务超过8000万商家和10亿消费者。
作为数字开放平台,支付宝为商家、服务商等提供小程序开发环境与框架容器运行等技术服务、对商家入驻平台进行准入审查,并不涉及小程序内的信息和交易等环节,导致其对小程序内具体交易内容不具备管理的权限和能力。
作为经营主体的商家,完成对消费者的服务履约责任、合法的广告营销活动等商业行为。平台和生态商家履行各自主体责任,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交易和售后保障服务。
数字平台也会尊重商家的经营行为,并通过技术形成一些创新产品,辅助商家更好履约,服务消费者。
另外,数字平台在应对各类新风险时,会更注重强调数字化分层治理。在严把底线风险基础上,对非底线类可改善问题,侧重采取“重必罚,轻可纠”的柔性化治理策略。目前,平台对风险问题的定位、商户问题的解决,也从原来的3天缩短至20分钟。
充分发挥平台数字技术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报告》指出,数字平台的治理与发展应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平台需发挥技术能力优势,营造良好的开放生态经营环境,让监管省心、让商家安心、让消费者放心。
一方面,科技为平台治理护航。过去一年,支付宝通过蚂蚁天鉴内容安全科技能力,事前拦截超过4.3亿条不良信息的发布。借助智能产品工具,支付宝还对利用大额积分券和红包等方式,诱导点击跳转至其他小程序进行消费,并引发恶意营销或销售劣质商品的违规行为,开展了专项治理。同时通过毫秒级响应的风险提示干预能力,共计保护超过5300万用户免受恶意营销行为打扰。
另一方面,科技为平台发展助力。如支付宝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与其共同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红盾云潮”,通过开放政务云和数据接口,帮助商家在不同平台开店时避免反复提交相关材料,并提高材料审核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杭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还与支付宝联合推出“一键和解”功能,帮助消费者快速解决线上投诉纠纷,一年共保障了4200万笔交易。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数字平台也更注重利用AI等数字技术,加强保障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消费人群的合法权益。比如,为引导未成年人用户培养健康的数字生活习惯,防止游戏沉谜,陆续有数字平台上线了未成年人保护模式。通过智能风控技术产品,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和互联网监管研究部副主任李桐在发布《报告》时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强对新业态的规范和发展研究,并持续支持数字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解决中小商家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的实际诉求,支持其在开放生态中,获得更多快速发展的机会,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发挥其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作用,促进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