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
报告共计:44页
《中国智慧教育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历程、战略框架、实践成果与未来愿景,展现了中国以数字化推动教育变革的路径与决心。以下从四大维度展开核心内容总结:
一、发展历程:从信息化奠基到智慧教育启航
中国智慧教育的发展以科技革命为驱动,历经三个阶段:
- 信息化奠基(2012-2020年):通过“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战略部署,实现学校网络全覆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慕课建设规模居全球第一,并通过国际会议推动全球教育信息化共识。
- 应急实践与转型(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依托教育信息化基础实施大规模在线教学,搭建覆盖基教、职教、高教的平台体系,保障“停课不停学”,并将应急经验转化为全球数字教育合作成果。
- 数字化战略升级(2022年至今):启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动从“教育信息化”向“教育数字化”转型,聚焦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
二、发展战略:构建“3C+3I”体系框架
中国以“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3C)为理念,聚焦“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3I)战略方向,推进智慧教育顶层设计:
- 统筹谋划与机制创新:构建“四梁八柱”政策体系,通过部省联动、政企合作打造多元生态,开展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建立数据驱动的监测与评估机制。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打造全球最大数字教育平台,截至2025年4月,注册用户超1.64亿,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平台集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资源,提供就业、考试、教师服务等公共服务,并通过“慕课西部行”等计划促进教育公平。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构建全学段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开发智能工具与学科大模型,推动技术在教学、治理、科研中的应用,同时强化数据安全与伦理规范。
- 国际化合作: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推出平台国际版,共享慕课资源,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南方的数字教育合作。
三、实践探索:多维场景落地与生态构建
各地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形成丰富实践:
- 人才培养体系:基础教育普及AI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高等教育布局交叉学科,终身教育推出AI技能课程,覆盖全年龄段学习者。
- 技术应用创新:AI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学习方案制定、智能备课、学校治理数字化等场景,如上海卢湾一中心小学的定制培养、武汉理工大学的数字驾驶舱等。
- 基础设施与标准:升级教育新基建,建成全球最大学术互联网CERNET,制定19项行业标准,推动数字校园建设与网络安全保障。
四、未来展望:定义智慧教育新形态
面向“智慧教育元年”,中国提出四大变革方向:
- 教育理念革新:构建终身学习、公平包容、个性化、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打破传统学校边界,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
- 内容与能力升级: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强化高阶思维、人机协同能力与智能伦理,制定未来人才能力图谱。
- 教育场景重构:打造“师—生—机”协同的未来课堂,推动智能技术融入学校治理,建设跨区域、跨学科的未来学习中心。
- 全球合作愿景:通过普惠资源共享、技术协同创新、安全标准共建,构建数字教育共同体,为全球教育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白皮书表明,中国正以数字化为引擎,推动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致力于让智慧教育成为普惠全球的公共产品,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下一篇:AI大厦需要新的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