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来市青少年宫“解锁新技能”
为让成长不止于书本知识,让青少年儿童在趣味实践中解锁多元技能,葫芦岛市青少年宫周末化身“成长充电站”,带领32名青少年儿童玩转“知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厚植文化根脉、激发科学兴趣,收获满满成长能量!
“AI”剪纸
当科技邂逅非遗,会迸发怎样的创意火花?5月17日,葫芦岛市青少年宫组织开展“科技遇见非遗 创新传承未来”AI剪纸体验活动,12名小创客用科技与想象力,为传统剪纸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市青少年宫科技教师王智俣带领孩子们走进非遗剪纸的历史长河,从发展脉络到技艺特点,非遗文化的魅力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当AI遇见非遗
随后,孩子们化身“科技小匠人”,在电脑前专注操作,选取素材、生成图案、优化细节,现场洋溢着探索的热情。最终,一幅幅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美感的作品跃然屏上。
本次活动以“科技+非遗”的创新形式,不仅是技艺的体验,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通过AI技术,孩子们直观感受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在实践中领悟科技如何为非遗“保鲜”。
科技小制作
5月18日,20名小学生在葫芦岛市青少年宫书屋开展了“太阳系”科技创新小制作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步骤制作太阳系,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了解到采用行星齿轮传动,利用行星齿轮中行星轮自转加公转动特性模拟太阳、地球和月亮动运行规律。其中电机轴上小齿轮为太阳轮,大齿轮为行星轮,最外侧为大齿圈,放置地球和月亮的小齿轮与行星轮配合实现自转和围绕太阳轮公转。
此次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更加深刻理解自然科学知识点,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既能静下来感受传统文化的细腻,又能动起来探索科学原理,比单纯上课更有吸引力。活动通过“非遗活化+科技启蒙”双主线设计,旨在打破学科壁垒,让青少年儿童在跨领域实践中培养创新思维与文化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