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平凡!2024年或更热,极端天气:超40度、50度高温更多?
创始人
2024-01-08 18:35:46
0

原标题:2023年不平凡!2024年或更热,极端天气:超40度、50度高温更多?

“冷暖大波动”“极端性气候全球”发展、地球的气候已经走向了极端化,没有改变的空间了吗?的确,看到一个接一个的极端性气候,不少人对2024年的气候担忧也出现了。

不过,纵观2023年的气候现象,大家可能对2024年的气候变化已经不“抱希望”了,极端性的气候可能会更加强烈,真的吗?

下面就详细来看看,只能说气候变化之下,大家的“心理准备”需要更强大一点才行。

还有人说2023年不热吗?可以说全年不平凡

的确,一讨论到热,依然保持有人说2023年不热,其实这完全是“错觉”,2023年全球的极端性高温发展非常凶猛,并不是说某个区域发展温和,就全部都不热了,而更明显地就是“强烈”的波动性发展。

在2023年之中,世界多国出现了极端性的高温,比如中东,中非等区域,那高温真的是难以让人生存,比如:伊拉克巴格达、纳杰夫、迪瓦尼耶、济加尔和穆萨纳5省,在2023年8月中旬的最高气温达51℃,伊拉克北部省份气温峰值也突破44℃,这些都是罕见的高温数据,因为此前并没有达到这种模式。

而在高温之下,引发的“连锁效应”也就更强了,比如高温会引发降雨减少,极端性的干旱出现等,这问题可能就更大了。

当然,我国其实气候变化也非常严峻,2023年我国也是经历了史上最热的秋天和第二热的夏天,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秋季,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1℃,为1961年以来最暖秋季,夏季,我国共发生13次高温过程,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都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名。比如:江西赣州高温日数达61天,位列第一,重庆、福州以50天和47天,位列二三。北方城市还出现了罕见的高温,石家庄高温达到了42.1℃,这算是创造了我国“北方火城”了。

所以,还有人说不热吗?我相信没有人说2023年不热了,热是真的存在,表现不平凡。而且,2023年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已经没有多大的疑虑了。

在联合国的《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数据之中指出,到2023年10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高出约1.4摄氏度,超越了2016年创下的全球气温比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出约1.2摄氏度的纪录。看到没?人类要维持1.5度的首个“气候临界点”都难了。

这样下去,2024年突破1.5度气候临界点可以说是“稳妥妥”的,基本没有多大的疑虑,因为2024年还有可能会更热,人类将可能经历“特板烧”的局面,这不是开玩笑的,什么超40度,50度以上的高温,可能会变得更加地频繁,或者直接说成为常态化。

2024年会更热?超40度,50度高温更多?

的确,2024年还真的有必要注意一下。

我国气候中心也是再次发布了说明, 那就是——2024年有可能是更热的一年,也可能是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强大的一年,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建立在2个方面:

  1.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持续发展没多大疑虑了,2023年上面的气候说明已经非常明了。而且甚至有报告说,2023年全球气温创下10万年来的最高值,2023年全球气温打破的可能是12.5万年来的最高纪录等等,这些数据都是说明了一件事情,全球增温、全球变暖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

第二、厄尔尼诺的发展,2024年也将是厄尔尼诺发展的第二个年份,而我国气候中心已经说明了,要持续到2024年春季,那可以肯定它从2023年跨过2024年是“肯定性”的,而对于厄尔尼诺的发展来说,一般在第二年的表现更加突出。

所以,厄尔尼诺,全球变暖等双重机制的影响之下,气候变化就可能会更加疯狂了。

我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也公开指出了,因为厄尔尼诺已经大大推高了变暖的幅度,2024年是厄尔尼诺次年,极端天气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极端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更加强大的一年。

所以,超40度、50度高温可能在2024年表现更多,更加强烈,这不是稳妥妥不友好一年了吗?

可能又会引发全球的重大灾难出现。看到没?极端性的气候不断疯狂增加,这对人类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因为只要极端性气候增加,就会带来更强的转变,人类的各个与“气候相关的东西”,都会受到影响。

根据《柳叶刀》杂志2023年气候相关的数据显示,相比于1986年至2005年的平均水平,与热浪相关的65岁以上人口死亡数量已上升85%。

热浪使干旱气候变得更为普遍,进而危及水资源、卫生和粮食生产,影响人类身心健康。

这也是直接性说明了——气候对人类的“致命性”影响,这也是在增长。

当1.5度气候临界点被突破,地球会更加疯狂

没错,人类建立《巴黎协定》之下,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全球变暖的趋势减下来,但实际性的地球变化是“反走”的,而是更加的强烈。

虽然全球气候变化之下,还未定义出人类已经突破1.5度气候临界点,但实际性的数据已经显示,就算是没有突破,也是距离非常近了。

所以,当1.5度气候临界点都稳不住了,那极端性气候会更多。而且,地球的气候临界点已经处于崩塌或已经崩塌的局面。

一旦这些气候临界点全面突破,那更加地糟糕,只能说这个气候临界点有些说已经突破一部分,也有说还没有突破的,也有说在突破中等等。虽然描述存在差异化,但都是说明了气候的不稳定性出现。

比如:在2022年《科学》杂志指出,全球范围内有16个气候临界点,但在这16个气候临界点中,9个为影响全球的全球性临界点,7个为可能产生严重区域影响的区域性临界点。而这些气候临界点表现极其不稳定,在2023年,2024年过后,有可能多个被突破。一旦突破,要想逆转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所以,突破之后的变化影响必然也会加大,极端性气候会更多,这都是相互的。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人类稳定1.5度气候临界点数值内的重要性,不要被突破了,不然地球会更加疯狂,还在等什么?人类真的应该齐心协力改变气候了,不能再等待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绿田机械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绿田机械(605259)新获得一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AI改变“诗与远方”打开方式 以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术正加速渗透千行百业,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旅游业。 不...
为何一次触碰,能抵万千语言? 来源:神经现实 导读: 每一丝轻柔的微风,灼热的灼烧感,乃至地动山摇的震颤,都是由我们皮肤中错综复...
“歼10C”领衔亮相 超200... 部分活动抢先看 主会场活动 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暨蓉城...
一箭六星!朱雀二号改遥二火箭成... 5月17日12时12分,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搭载的天仪29...
麦思AI全球首发,破解教育错配... 中国财富网讯 5月14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学校智能化转型”展示活动上,北京智测佳程科技有...
温州鑫意自动化科技取得支架装配...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温州鑫意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三峡能源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三峡能源(600905)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英特灵达申请图像分类相关专利,...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英特灵达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山东威达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山东威达(00202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血压监测能否变成“腕”间小事? ■记者 马相 实习生 王品唯 随着AI技术与医疗设备的深度融合,血压监测也步入智能化时代,越来越多的...
首次公布!中国空间站发现微生物... 近日,科研人员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的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2023年5月...
首发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西部矿业... 西部矿业旗下西部镁业成功研发沉钴专用活性氧化镁产品。 受访公司/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以一项...
20GB的4K电影十几秒下完 ... 今天(5月17日)是国际电信日,说起电信行业,眼下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改变早已不再是电报电话的发展,无...
热评丨职业进化论:技术、消费与... 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农村AI训练师的工作日常是这样的:她们周末忙于农活与育儿,工作日则化身AI的“...
10大 AI 知识库厂商深度解... 在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企业知识管理正从 “信息存储” 向 “智能驱动” 跃迁。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发,...
瑞士科学家登上黄鹤楼:武汉是一... “这座城市太不可思议,太漂亮了。”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保罗·佩戈洛(Paolo Pego...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打造超级... 在AI领域,智能体炙手可热,其代表着更高的智能水平,用户下达一项任务,就能理解、规划并调用各类软件执...
三环集团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三环集团(300408)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南京企... 5月11日 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 榜单评选结果正式发布 南京1家企业上榜! ...